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發揮革命遺址作用,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貴州省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的意見〉的通知》(黔委廳字〔2015〕89號)文件精神,黃平縣最近出臺文件對32處革命遺址進行保護。

1934年年底,紅軍就在舊州這所朱氏宅院內設立中華蘇維埃臨時銀行

圖為貴州省原鎮遠地委組織部長王富海在剿匪戰斗中犧牲的地方
現在由于城鎮快速通道建設并即將消失。

圖為紅三軍團長彭德懷在黃平縣擺街營的司令部舊址

圖為老紅軍回憶錄《旗手的責任》里的尖山坡戰斗遺址

圖為目前已經得到保護和恢復一新的肖克將軍在舊州的司令部舊址

圖為已經被城鎮開發而消失的黃平革命烈士田維智犧牲的遺址(廖尚剛攝于2009年)
黃平縣是中國工農紅軍四次經過和轉戰的地方,同時也是抗戰時期美國飛虎隊對日飛行作戰的重要戰略樞紐,還是建國初期貴州黔東南剿匪的主戰場之一。據黃平縣2009年開展革命遺址普查統計,該縣革命遺址遺跡共有39處,但隨著近年來各種建設和開發,在短短幾年中就使一些遺址遺跡遭到破壞。目前僅保存下來的32處中,有黨的重要機構、重要會議舊址、重要黨史人物故居、舊居、行居、活動場所和重要事件、重大戰役遺址,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墓地或烈士陵園等各類黨史紀念場館和設施,等等。為了在建設和開發中有效保護這些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遺址遺跡,中共黃平縣委和縣政府決定對這些尚未被破壞的革命遺址遺跡實施保護工作,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開展保護建設。對現存的革命遺址,在做好維護工作的基礎上,并對損壞比較嚴重的革命遺址,將進行搶救性修繕;已經損壞、損毀的革命遺址,將從各種渠道上籌措資金進行原貌修復。同時還要對沒有修建紀念設施的革命遺址,將擬定方案逐步修建。在落實保護責任上,黨史部門積極編制好革命遺址保護名錄,提出保護措施并加強管理;發改部門將革命遺址保護建設工作納入計劃并付諸實施;文物部門對具有較大歷史價值、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革命遺址,要依照法定程序分級列入保護。對已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如評定級別過低,應重新提高評定級別,實施有效保護;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轄區內的革命遺址實施有效保護;財政部門做好革命遺址遺跡保護資金的落實和保障工作,按規定需由縣財政保障的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所需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通過各種渠道和各種形式的保護和利用,以提高革命遺址遺跡在紅色文化旅游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價值和地位。(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