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11年,政府給我發放10頭能繁黃母牛,我精心喂養,經過4年多的時間,目前已發展到48頭,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我48頭黃牛可值26萬元。”在黃平縣舊州鎮勤坡村巖石坡的半山腰上,四五十只黃牛正歡快地享用著青草,主人楊勝勇談起縣里的草地生態畜牧業政策給他帶來的收益,眉開眼笑。
據了解,為切實抓好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扶貧項目建設,推動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黃平縣草地生態畜牧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方案實施、統一補助標準,實行聯戶發展模式,帶動農戶脫貧致富成效顯著。
據悉,2007年以來,黃平縣連續實施草地生態畜牧業科技扶貧種草養牛項目,共投入資金5246.8萬元,扶持4036戶農戶發展種草養牛;累計建設牛舍12萬平方米,發放基礎能繁黃母牛1.2萬頭,種草8.6萬畝;建成牛改點88個,建成種畜隔離場3個;培訓農戶2萬人次。通過項目扶持養殖戶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人均增收0.3萬元以上。(楊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