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今天趕黃平我就賣三、四套非純銀飾,不僅是苗族婦女喜歡,漢族婦女也喜歡”。8月27日,正忙在黃平集貿市場上賣非純銀飾的谷隴鎮中心小學楊健媽告訴筆者。
近年來,黃平非純銀飾的加工既傳承民族民間傳統工藝的同時,又大膽加工創新,工藝精湛,圖案精致,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亮麗。目前,傳統的苗族純銀飾加工價格昂貴,市場價每套至少七、八萬元以上,是大多數苗族家庭為姑娘準備的嫁裝,經濟比較寬裕的家庭子女才有完整的全套苗族純銀盛裝,而普通的家庭難以承受一套價格昂貴的純銀盛裝。

苗族婦女正在選購非純銀飾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管是外出打工或是當地苗族男女青年結婚,或是參加各種節日活動的苗族姑娘和婦女,大多的人家也舍得買1套非鈍銀飾給姑娘結婚或參加民族節日活動表演。楊健媽家加工的苗族非純銀飾每套2000多元左右。十多年來,她都在加工銷售非純銀飾品,往返于谷隴和新州市場,每場平均至少賣三套以上,平均每年銷售四十多套以上,年收入10多萬元,深受廣大婦女的喜愛,產品遠銷凱里、貴陽及周邊縣市。(雷國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