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日開幕式上,來自中國貴州省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展示成為一大亮點,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中國古老的農耕文化遺產讓人震撼,一塊田不僅能種稻谷,還可以養魚養鴨,一舉三得,而且生產的都是綠色食品,這對現代農業有著積極的重要啟示。”
“中國的侗族農民真的了不起,這千年來的傳統生態農業模式是侗族的智慧結晶,這給人類留下了最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
展臺前,觀眾對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展示興致勃勃,紛紛贊不絕口。
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已有上千年歷史,就是當地根據自然條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傳統生態農業生產方式。2011年,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地。2013年,入選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這次世博會于5月至10月在意大利米蘭舉辦,主題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世博會中國館日主題活動于6月8日開幕,期間從江稻魚鴨系統在世博會上向世界展示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的獨特文化。當天的中國館日開幕式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貴州侗族大歌中的《祖公落寨》和江上大歌《巨洞琵琶歌》、出嫁歌《天心明月》等一批侗族經典曲目也同臺向世界人民展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