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榕江縣古州鎮老城區的廖群金被人稱“民間樂器大王”,一生與木頭打交道,從事木工工作,制作各種樂器,并獲得多項殊榮,幾十年來,他制作3000把樂器,不斷的傳承民族文化。
由于家貧,小學沒畢業的廖群金16歲就開始從事木匠生涯。他從小就喜歡音樂,后來自學樂器制作,70年代末開始出售自制的侗族琵琶、牛腿琴、古箏、阮等民族樂器。因產品質量好,工藝精,訂單不斷,遠銷至湖南、廣州等地,廖群金還改良牛腿琴,增加兩根低音弦,彌補唱侗戲缺乏低音伴奏的空白。遇有附近民族歌隊來購買樂器,廖群金就低價出售,還常贈送一兩把樂器鼓勵大家傳承好民族歌曲。
通過刻苦鉆研和不斷改進,廖群金制作的產品既是樂器,又是工藝品,并頻頻在省州博覽會上參展獲獎。2006年,廖群金拿到了省人事廳審批的高級工藝師資格證書。2011年,獲“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3年,貴州代表團帶著廖群金制作的牛腿琴參加2013渥太華音樂無極限國際藝術節表演。2014年,廖群金設計制作牛腿琴獲得了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現年62歲的廖群金30多年來,累計制作各類民族土樂器3000多把,獲各類獎近20次。 盡管這樣,但他沒有放棄他的追求,他告訴記者,打算帶幾個徒弟,將他的工藝技術教給年青一代,多生產些民族樂器,為傳承民族文化作點小貢獻。(張齊武 楊再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