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劉承宇 唐云芳)瑞林花園實際上并不大,綠化占30%,總共六棟房屋,287戶,可謂是一個實在的迷你小區。
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保安、保修、保潔、保綠等支出一項都不少。受成本倒掛影響,物業和業主之間容易就費用、質量等發生矛盾。如何破解這一困局?瑞林花園小區便做出了探索,經過七年多的努力,他們在社區和居委會的幫助指導下,逐步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業主自治”物業管理之路。
業主是小區的主人,主人和管家的出發點是要讓這個家變得更好。

瑞林小區業委會主任賴先生告訴記者,業主自治是從2007年4月1日開始的。業主自治后,小區物業費并沒上漲,在2012年之前仍舊維持每平方0.3元/㎡物業費的標準,直到2012年才增加到0.4元/㎡,這是在凱里市區的商品房小區中很少見的實惠。
賴先生介紹說,現在小區的物業收費率較高,可以維持收支平衡,因為現在的自治服務中心,成員主要是對社區事務熱心的退休業主及家屬,成本比物業公司低很多。真正做到了讓業主和物業雙滿意的效果。記者也在小區看到業主委員會的賬目明細,很是仔細和清晰,將收支情況在小區入口處進行公示,業主交的錢花到哪里去了,明明白白。

作為業主委員會自治管理的小區,瑞林花園算得上是一個“前輩”,在接手業主委員會主任后,賴先生帶領著委員們把小區的硬件設施幾乎翻了個新,小區的綠化統一管理,購入了桂花等觀賞植物,并在小區內劃分出了健身區域,并經過努力安裝了健身器材,讓業主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與貼心。

刀片圍墻網、37個監控、人車分流的入口匝道、4個保安、4個保潔……所有曾經物業該配備的,瑞林花園小區都具備了。當問到對此次比賽有沒有信心拿獎時,賴先生很樸實的笑道:“我們小區硬件看上去太破舊啦,拿不到吧?”當聽完記者介紹十佳小區的評選標準后,賴先生表示,要是能拿獎,就要爭第一。

可謂真正的“十佳”,或許不僅是對硬件的要求,也會在管理上,對住戶的人心所向中攢出高分,瑞林花園的和諧場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