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肖縣:根據全國普法辦通報,我縣獲得‘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嘉獎”。4月9日,劍河縣司法局局長獲悉劍河縣獲“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表彰的信息后,通過手機短信向縣政府縣長肖俊報告了這一喜訊。幾秒鐘后,司法局長收到回復: “好,值得表揚。辛苦了!要繼續保持”。--這是劍河縣繼2013年5月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表彰后再次獲得國家級嘉獎時的第一反應。
漫漫普法路:話說當年好困惑
劍河縣的普法工作,要從2007年說起。
那年,全省最大移民縣三板溪電站劍河庫區的移民工作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庫區村寨復建陸續就緒,電站開始下閘蓄水,水位每天以米為單位上漲,庫區鄉鎮呈現一片忙亂景象。4月初,縣城開始搬遷;到5月中旬,2萬多移民落腳在新縣城,劍河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移民遷入后,革東鎮的沉靜被縣城的喧囂打破。新縣城村民延襲的習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受到劇烈沖擊。老縣城居民和新城區村民的兩種文化、兩種心態在相互對峙、抗衡和絞織著。不穩定因素正在悄悄發酵,一旦點燃,就會爆發。
5月3日,老縣城發生幾百名群眾把垃圾搬到柳川鎮政府辦公室,發泄對縣城搬遷后不滿的事件;
5月4日,老縣城群眾搬運垃圾事件升級,造成交通受阻長達7個小時;
5月7日,因為班車客運矛盾引發新縣城村民與老縣城群眾發生群毆事件;
6月22日,老縣城發生拾荒村民與舊城拆遷隊爭執引發300多人參與械斗、10多名群眾受傷事件……
新縣城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先是在中小學校的學生間萌芽,接著是在娛樂場所的小青年中發生,最后發展到在老城居民與新城村民之間漫延。接二連三的事件對縣委縣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嚴峻挑戰。2007年群眾“安全感”下滑到全省第76位、全州掛末位置。
2008年初,縣委縣政府痛定思痛,痛下決心開展治安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劍河縣的“大普法”工作,從此進入新一輪攻堅的主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