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美女主動靠近 捂緊自己錢包
近日,貴陽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反扒打擊組再傳捷報,一個由3人組成的扒竊團伙被摧毀。民警們總結反扒經驗,稱遇到以下情況,小心照看好自己的財物。
民警蹲守發現三慣偷
10月30日中午11時,在金關鋼材市場公交車站蹲守的公交分局反扒打擊組民警意外發現了3個久別而熟悉的身影,這三人一個姓徐、一個姓周、一個姓梁,其中周某和徐某是畢節宜普的老鄉,他倆好逸惡勞,沉迷于游戲機室和網吧。今年初,通過網絡游戲他們結識了在貴陽扒竊的梁某,三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相約來到貴陽公交車上準備以扒竊為生。
過完年,三人第一次在貴陽見面,周某和徐某拜梁某為師,很快就在公交車上小試身手。但是,好景不長,三人很快就被公交分局反扒民警盯上,他們幾次想對乘客下手都因為有反扒民警在周圍而放棄。
今年4月,三人離開貴陽到外省“謀生”。這一走,他們僥幸躲過了貴陽公安機關的打擊。
“這三個人怎么會突然在貴陽再次出現?!”反扒打擊組民警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人行天橋上分贓他們被全部拿下
民警一路跟蹤,當天下午3點,三名嫌疑人從網吧出來坐上一輛28路公交車,經過天然居到地勘院車站下車,過馬路到對面車站登上另一輛公交車,坐了幾個站后,在輪胎廠車站下車。
“可能已經得手!”民警迅速貼近三名嫌疑人,而他們竟毫無察覺,在通過人行天橋的時候,其中的梁某拿出一個錢包,將其中的幾百元錢現金取出來三人平分,正準備把錢包扔掉時,跟蹤了5個小時的公交分局反扒打擊組民警一擁而上,將他們人贓俱獲。
據悉,這是公交分局今年8月1日成立反扒打擊組以來打掉的第四個盜竊團伙。反扒打擊組成立后,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65人,刑事拘留40人,破獲刑事案件41起。
如何識別扒手
1.看神色。扒竊分子尋找行竊目標時,眼神與一般旅客不同,站在站點上喜歡東張西望,關注其他乘客的衣兜、皮包、背包,特別留心外地人、婦女、中老年人。
2.觀舉止。扒手為了選擇扒竊目標,喜歡在車廂內頻繁走動。還會趁擁擠或者車體晃動時,用胳膊和手背試探“目標”的衣兜。
3.識衣著。扒手為了方便犯案,大多穿得較少。即便在大冷天,也要將衣服敞開,或者不分季節在胳膊上搭件衣服。喜歡隨身攜帶書、報紙、雜志和小型手包等,用以掩護作案。扒竊者大多數衣著入時,三五成群作案的,衣著打扮往往相似。少數打扮平常,衣著樸素者,可能是老扒手。
4.聽語言。扒竊者之間為了方便聯絡,常常使用黑語、隱語。他們把掏包稱為“踢角子”他們互稱“鉗工”;把上車行竊叫“上車踢角子”;把上衣兜稱“天窗”;下衣口袋稱“平臺”;褲兜稱“地道”等。
小偷慣用手法
第一招:擁門堵門
這是扒手慣用的手法,他們善于亂中下手。公交車一靠站,就擠在人群中,拼命往前門擠。等乘客都上車了,他們嘴里嘟囔“搭錯車”掉頭下車,到一邊去分贓。
第二招:貼身緊逼
一些扒手喜歡先選擇目標,然后跟事主上車伺機扒竊。一旦事主放松警惕,錢包、手機便會不翼而飛。
第三招:借用工具
很多人以為,只要時刻感覺到錢包“硬硬的還在”就不用擔心。有的小偷卻用細長的鑷子,長的有二三十厘米,只夾鈔票不要錢包。
第四招:障眼法
扒手往往想盡方法進行掩護,如一只手抓著車頂吊環,手臂彎曲起來擋住事主視線,另一只手悄悄扒竊。此外,用報紙、雨傘、旅行袋和塑料袋擋住事主視線。
第五招:女色勾引
這是女扒手常用的手法。他們通常是四五個人上車,由女同伙擠到男乘客旁,俯首弄姿,故意用身體去碰男事主,分散其注意力,其他同伙乘事主心猿意馬之機下手扒竊。(作者: 左春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