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8月27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水城縣民族文工團團長張翼創作、六盤水市特殊學校師生表演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文化部、國家殘聯、教育部、民政部共同舉辦的全國第八屆殘疾人藝術匯演中榮獲金獎。
為了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發展殘疾人文化藝術,充分展示殘疾人特殊藝術才華,發現和培養優秀特殊藝術人才,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國家殘聯舉辦了全國第八屆殘疾人藝術匯演。六盤水市由水城縣民族文工團團長張翼創作、市特殊學校師生表演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匯演中脫穎而出,榮獲戲劇類金獎。
據了解,張翼是中國合唱協會會員、貴州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水城縣民族文工團團長,同時也是六盤水市特殊學校的志愿者。在義務教學中,他深深為殘疾孩子的堅強、善良而感動,因此,經過兩個月的琢磨,他創作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個優秀的劇本。該劇本講述了一個先天失明的女孩,在得知自己將永遠看不見的消息時感到絕望,后來通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她穿越到了小時候,想起了媽媽的教誨、同學的相伴、老師的鼓勵,因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動力。
據悉,該劇的演員均來自于六盤水市特殊學校的學生,都是第一次登臺演出。
相關鏈接
折斷了翅膀我也要飛翔
杜迪,六盤水市特殊學校的學生,一個靈秀、美麗的女孩,她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角,對于劇本的領悟,她說,這如同在演繹自己。
杜迪是一名農村女孩,今年14歲。在她兩個月大時,父母發現她的眼睛有異樣,帶她到醫院檢查,醫生說當時的醫療技術還不能治療。但父母一直沒有放棄,在她懂事后,父母一直在安慰她,她的眼睛有一天總會好的。后來,她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她漸漸明白了這是父母的善意謊言。
杜迪很快就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她說:“生命就是一個奇跡,我要努力過好每一天,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我很慶幸,有這么疼愛我的父母、關心我的老師,我沒有理由去傷悲和埋怨。”
杜迪喜歡音樂、喜歡舞臺,為了滿足她的夢想,父母、學校老師積極幫助她找老師輔導,杜迪也很努力學習。她的老師說,一篇詩歌朗誦,杜迪一天時間就能背下來。
為感謝老師,杜迪憑記憶將以前隱約看見的事物創作成圖畫送給老師。
“我想當一名音樂家、一名演員!”說起夢想,杜迪眼睛里似乎泛著光芒。盡管前進的道路很艱難,但這個小女孩擁有一個堅強無畏的心。她喜歡海倫·凱勒,更崇敬她不屈不撓的精神。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個劇本就像是在寫我的故事。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不埋怨、不放棄,就算折斷了翅膀,我也要飛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