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身體垮了
仍然要當頂梁柱
5月18日,記者通過招聘廣告上的聯系電話,在加工廠銷售人員夢女士的帶領下,來到了畢節市七星關區科技創業園內的遠芳藤藝家具廠。幾名殘疾人正在工作。
在該廠的編織區內,今年已50歲、左腿高位截肢的丁希恒正專心致志地編織椅子。雖然身有殘疾,但丁希恒仍是家里的頂梁柱,他每月工資的一部分要寄給讀大學的女兒。
幾年前,丁希恒突然感到左腿疼痛,到城區醫院作檢查,幾次下來均沒檢測出原因。然而,左腿的疼痛日益加重,后來左腳肌肉竟出現腐爛現象。到省醫作檢查,診斷為左腿大動脈血管堵塞,導致左腳肌肉腐爛,需作高位截肢手術,最后只得在七星關區醫院作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
丁希恒說:“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殘疾就殘疾了。手術剛做下來,我躺在病床上徹夜未眠,想著小女兒還在讀大學,不能丟下她!”
出院后回到家,丁希恒仍然堅持干農活。今年4月,丁希恒在區殘聯的推薦下,來到遠芳藤藝家具廠打工,主要從事編織工作。
勤勞干活
讓父母晚年幸福
正在編織藤藝桌子的葛傳孟,今年26歲,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來自千溪鄉興隆村。
一歲時,葛傳孟的雙腿無力支撐身體,無法學步。父親葛永平帶他到醫院檢查,結果是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
葛傳孟11歲時那年,父親讓他學習編織竹籃。剛開始,他在家里編。熟練后,他就到南箐街上租一間鋪面,一邊編織竹籃一邊銷售。每月能夠賺800余元,勉強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銷。
今年3月,葛傳孟來到遠芳藤藝家具廠打工,主要從事藤藝家具編織工作。葛傳孟說,現在,他一天能掙70至80元,一個月掙2000余元,一家人的生活也寬裕了很多。
葛傳孟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開一家小型藤藝家具編織店,掙更多的錢,讓父母的晚年生活得好一些。
遠芳藤藝家具廠負責人陶杰說,該廠是一家民營企業,年產值200萬元。主要從事藤藝家具編織,一般只要能聽見看見,雙手靈活,其它身體部分殘疾都可以到這里來工作。目前已解決了6位殘疾人就業,還可以為殘疾人提供40至60個崗位。不僅如此,在5月19日的“助殘日”,該廠向七星關區街頭擦皮鞋的聾啞人免費提供了100套擦鞋藤椅。
七星關區殘聯理事長陳明榮認為,遠芳藤藝家具廠一次能提供40個以上的殘疾人崗位,在畢節市內還是第一家,值得鼓勵和推崇。他介紹說,目前區內有殘疾人9萬余人,30%處于貧困線下,需要更多的幫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