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記者發現,這樣的臨界食品除了飲料類外,豆干、糖果等食品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此外,超市自制的保質期只有七天的餅干并沒有在說明上體現出生產日期。而在大包裝分裝成小包裝再出售的產品里,記者也發現了保質期臨近的情況。
市民:短保質期食品促銷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大型超市里的特惠商品、促銷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保質期過半的,或是的臨界商品。而在一些社區超市像調味品等產品也出現同樣的問題。
在乳制品專區,各種促銷活動也絡繹不絕,在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看到某品牌牛奶正在進行“買三贈一”的活動,贈送的奶制品保質期還有不足一個月,而另一品牌的紅豆酸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家住市北路的張阿姨告訴記者,因為孫子喜歡喝酸奶,她經常來超市購買促銷裝酸奶。對于保質期,張阿姨說自己也會關注,但更偏向價格劃算,就算離保質期沒幾天,買回家早些喝完就可以了。記者發現,一般酸奶保質期是21天,在生產日期過了5到7天后的酸奶,多被商家打包出售,“買四送一”或附贈玻璃碗等禮品。
同樣的情況在陳先生等市民家也出現過,這些市民認為短保質期的商品,一般在冰柜保存,質量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價格確實便宜,因此可以適當買點。
省消協:先留心保質期再看價格
對于那些產于2012年臨近保質期的產品,為何超市還在售賣呢?一家大型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過期的產品超市肯定會下架處理,在保質期內的商品,都可以繼續售賣。對于臨近保質期的商品,一般將會采取兩種方式處理,一是降價促銷,二是及時聯系廠家,由廠家調貨或者退貨。一般情況下,在保質期過半的時候,就要著手開始促銷。
為此,記者咨詢了貴州省消費者協會,有關工作人員稱,消費者在購買促銷的特價食品時,千萬要注意,不能只注意價格和贈品,更要留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對生產日期或保質期殘缺不全、模糊不清的產品,最好不要購買。
相關鏈接
1年保質期差45天算“臨界食品”
據了解,2013年年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曾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對食品包裝、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有關食品儲存條件等進行自查自糾,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根據規定,保質期為1年的食品,到期前45天就算是臨界食品了。
此前,在2007年11月1日,國家就開始實施《規范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這些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即臨界食品),要在銷售場所集中陳列或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但這一規定不是強制性措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