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端午節,市民多會采購粽子、飲料等回家等著家人相聚過節,但是多數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更關注性價比,并沒有仔細查看生產日期的習慣,而今2013年已過去一半,那些產于2012年及保質期就要到期的產品是否還在銷售,消費者在選購時有沒有注意?為此,記者走訪了市內一些大型超市和小區超市。
市場:去年7月產的飲料仍在賣
6月11日,貴陽市民劉先生逛超市時,準備購買一些粽子,正在選購時卻發現手頭的粽子生產日期是10天前,促銷人員表示在節日來臨前就購進了大量粽子,且一直存放在冰柜里,質量不會有問題,但陳先生仍然表示擔憂過了保質期。

差20多天過期的飲料。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飲料類、干貨類等一些產品生產日期為2012年,而糕點類的保質期都只有一兩天,比如自制面包、曲奇、加工的熟食等,大多都只在在標簽上只有包裝日期,體現不出生產日期。在飲料專區,記者發現一款每日C的鮮橙汁產于2012年7月4日,而保質期為一年,也就是說距離保質期到期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仔細查看后,還有不少品牌的飲料產于去年,距離保質期到期只有兩三個月時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