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該字典由《通用規范漢字表》研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任主編,研制組主要成員參加編寫,著名辭書專家、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曹先擢擔任顧問。字典編寫工作于2008年上半年啟動,歷時5年多,經過十多個校次,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
字典收錄了《通用規范漢字表》全部的8105字,其中一級漢字3500個,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當于原《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二級漢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于一級字。據介紹,一、二級字共6500個,滿足出版印刷、辭書編纂、信息處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當于《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此外該字典還收入三級漢字1605個,滿足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如姓氏人名、地名、科技術語、中小學文言文用字)的用字需要。
《通用規范漢字字典》從字量、字用、字序、字形、字音等各方面都反映了國家語言文字方面的最新標準。字典所收漢字按音序排列,依據《字表》體現的簡繁、正異關系附繁體和異體,標示字級和筆畫數。針對《字表》中收錄的每個漢字,《通用規范漢字字典》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標注字音,以普通話義為基準加注字義,這對于只規范了字種和字形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補充。此外,該字典重點提示了《字表》跟之前各種規范的差異、介紹了有關繁體字、異體字的最新調整和說明,對使用《字表》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商務印書館還同期推出《〈通用規范漢字表〉解讀》一書。全書分總論、分級與收字、簡繁關系、正異關系、字形問題、編排形式、字表效力七個方面,介紹了字表研制的意義和必要性、研制的過程、研制的原則、字表的總體特點,字表與原《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的差異,字表對簡繁、正異關系的處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標準,字表的注釋原則與類型等。該書不僅是對《字表》的詳細解讀,也可以作為《字表》的使用指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