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距今244年保存完整,是明代和清初最通行的字典
據金黔在線消息 近日,開陽縣考古工作人員在楠木渡鎮驚喜地發現一套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字匯》。這套宣城梅誕生先生原本《增補文成字匯》僅部分邊角有所磨損,保存如此完整的《字匯》刻本在全國應屬少見,顯得彌足珍貴,其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字匯》版本珍貴的實物資料。

昨日,記者在開陽縣楠木渡鎮中和村村民姚自常家中看到了這套距今244年的字典。該書為豎排,雕版木刻印刷,共13冊,外表暗黃,顯示著其年代的久遠。這套清乾隆《文成字匯》,有子(一二畫)、丑(三畫前)、寅(三畫后)、卯(四畫上)、辰(四畫中)、巳(四畫下)、午(五畫)、未(六畫前)、申(六畫后)、酉(七畫)、戌(八九畫)、亥(十至十七畫)十二集,另有首卷和末卷,共十四集。書長24.7厘米、寬16.8厘米,厚0.7厘米,上欄3厘米,下欄0.7厘米,每行22小字,為雕版木刻仿宋體印刷。
82歲的姚自常告訴記者,這套書是祖傳下來的,家里代代相傳。他曾想把這套書帶到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去,希望能鑒定出個結果,但因年歲較高,行動不便,才被擱置了下來。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記載:《字匯》是明代梅膺祚所編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梅膺祚,字誕生,宣城(今屬安徽)人,明國子監太學生,一生沉游書海,著述多種,《字匯》一書最負盛名,為海內珍本。《字匯》成書于明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全書分為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尾共14卷,收字33179個。《字匯》一書對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做了重大改革,將原有的504個部首歸類合并為214部,并首創按筆畫多寡排列部首和單字,使《字匯》一書更加實用,便于檢索。
《字匯》突破“輕俗”“重正”傳統偏見,采取了“正俗兼收”的原則,保存了大批古今俗字,適當選收了原有歷代字典不收或漏收的漢字。因此,一些在《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中難以檢索到的漢字在《字匯》中多能檢索到,有考證核補的作用。《字匯》一書還備有“運筆”“從古”“遵時”“古今通用”“檢字”“辨似”“醒誤”等多種附錄,從不同方面告訴讀者正確書寫、閱讀和辨認漢字。(陳金 姚海 曹源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