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陶忠智現場義務為農戶解說葡萄病蟲害防治

陶忠智的果園結碩果
陶忠智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農民群眾公認的“大專家”、“貼心人”,靠的是黨的科技富民政策。他以自己辛勤的勞動和刻苦鉆研,用他15年的汗水栽種出180畝集種養殖為一體的科技示范綜合基地,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示范、帶動、輻射的學校。他的農業技術不僅受益周邊農民群眾,而且輻射到黔、湘、桂省區12個縣市的農民群眾,他是一個科普帶頭人。他1996年被國家科委、團中央評為“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1998年被黔東南州農業局等4家單位評為 “全州鄉土拔尖人才”,2005年被貴州省政府授予“省勞動模范”,2007年被州科協評為“全州農村科技致富能手”,2007年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2008年被省科協評為“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是黔東南州第九屆人民代表,州科協七屆委員,縣科協常委。
科技創業路
陶忠智是榕江縣古州鎮小堡村的一個普遍農民,從縣職校畢業后,他放棄縣農業局招聘為農技員的機會,選擇到有湖南技術員的柑橘林打工,繼續深造,潛心學習湖南技術員管理果樹的經驗,由于刻苦鉆研,學到了不少管理技術和經驗,1994年回村后,他向信用社貸款5萬元,承包該村5畝殘次柑桔林,進行技術改造,把老果樹從中間鋸掉,購來優質柑橘枝,采取高枝嫁接技術接在老樹干上,并合理施肥和防治病蟲,這樣綜合了老樹與優質柑橘枝的長處,大大縮短了柑橘的生長期。兩年后,結出了果香味美的豐碩果實。走出了他科技創業堅實的第一步,獲得縣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取得成功第一步的陶忠智深感科技生產力的巨大作用,也深感自己的知識技術貧乏,因此,他不惜拿出家中所有積蓄,先后到貴州大學農學院、省農科所和山東、四川等地請教學習和考察,購買很多農業技術書籍專心研讀,破解生產實踐中的難題,通過“沖電”,干頸倍增。2000年以來,他先后投入60余萬元,承包縣農場120余畝土地,用來發展優質果品,家禽飼養、種植花卉和城市風景樹等,為了能全身心投入
生產,把兩歲的孩子交給父母親,他們夫婦就安營扎寨在承包的土地上,一住就是10年。創業是艱辛的,既經歷過水災、也經歷過雪災,更經歷過經費困難災,但都戰勝了。
經過10多年滾動式發展,如今已建成一個占地180余畝的科普示范基地,現有科技楊梅30畝,油桃20畝,布朗李30畝,葡萄20畝,枇杷20 畝,林下養殖雞鴨鵝等8000余只,反季節瓜果蔬菜5畝,花卉、盆景、綠化樹苗等占地30畝,品種120余個。現在他每年不僅獲得近30萬元的收入,而且解決20人的勞動就業問題。還獲得省科技廳頒發的“農民高級技師”職稱。
農民“技術員”
陶忠智建成180畝特色果樹花卉綜合基地的過程,也是陶忠智成長為農民群眾公認為“土專家”、“農民技術員”的過程。陶忠智的基地座落在榕江車江萬畝大壩上。近幾年來,壩區農民群眾從傳統種植糧食、蔬菜轉移到發展多種產業經營上來,因此,他們最需要的是先進的農業實用技術知識。初期,學有所成并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陶忠智就經常義務到周邊幾個村農民技術夜校為農民群眾傳授果樹種植技術,后來,他講課越來越多,經常被請去傳授技術,10多年來,他先后被16個鄉鎮、縣科協、縣黨校、縣有關部門應邀去傳授果樹栽培技術和瓜果、蔬菜技術117場次,有6500余農民群眾聽他講授技術課,學他的技術、用他的技術。他還主動參加縣、鎮組織的科普活動21次。
他采用的高枝嫁接技術,對小堡村原有的果樹重新規劃改造,新開辟了大片柑橘林,如今,該村家家戶戶都種有優良品種的柑橘林,走上致富的道路,被縣政府譽為“花果村”。
古州鎮仁育村的柑桔林,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技術,80%果樹染上潰瘍病和七星炭疽病,在陶忠智的親自指導下,通過采取剪除病枝、集中銷毀、高濃度多層藥物防治和深補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瀕臨毀滅的果樹園起死回生,第二年便果實累累。車江三村的楊成江、樂里鎮張成保300畝的果樹在陶忠智的細心幫助改造下,果樹重新開花結果。八開鄉信用社的140畝果樹由于管理不善,肥力不足,病蟲嚴重,
果樹嚴重萎縮,在陶忠智精心指導下,萎縮多年的果樹又抽出新芽開花結果,挽回二十多萬元經濟損失。
陶忠智被評為“農民高級技師”后,縣職中聘他為客座教師,常年為學生上課,2007年被州科協、縣科協聘為農村科技致富能手巡回報告團成員,經常為農民群眾講課,為此,他的基地也成為農技培訓基地,僅2007—2009年就實地培訓學員37場次,3618人,其中外縣620人。
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如今的小堡村,車江大壩九個村,到處瓜果遍地,舊貌換新顏,原來荒蕪的土地種上了優質果樹和蔬菜,正向著綠色產業化生產目標邁進。
農民貼心人
陶忠智加入中國共產黨已10年,他以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對黨事業的執著,不僅發揮一個農民高級技師的示范、帶動、輻射作用和科普“傳、幫、帶”作用,用技術幫助廣大農民走上致富之路,而且還是優秀共產黨員、農民群眾的貼心人。
2006年,陶忠智當選為黔東南州人民代表,他帶著人民的重托,走遍了車江14個村,傾聽農民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當他了解到月寨村人畜引人困難急需解決時,他及時會同該村領導班子制定方案,整理可行性報告,跑州、縣水利部門,得到10萬元專款,既解決人畜引水,又解決農田灌溉問題。車江古榕群為省級風景區,2007年他看到景區缺乏綠化建設,主動找相關部門,無償地幫助種上850㎡草皮和風景樹50余株。2008年初,榕江遭受歷史上罕見的冰雪凝凍災害后,陶忠智自家受災損失,20多天都為別人修整果枝,指導農業生產。2009年,榕江縣委、政府號召建設生態明文,綠化都柳江兩岸,他無償地捐贈價值3萬元的樹苗。10多年來,凡到節日,他都為“老弱病殘”獻上愛心。
2008年10月,時任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專程到陶忠智基地檢查,稱贊他為“全州農村經濟發展的榜樣”。(榕江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