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黃平縣委、縣政府近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同步小康創建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該縣將按照“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要求,圍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重點實施“六大推進計劃”。
大力實施經濟總量翻番推進計劃。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將黃平工業園區打造成為省級開發區,重點發展“鋁礬鋇”資源要素的工業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藍莓、中藥材、烤煙、蔬菜、生態畜牧業等優勢農業產業及其農產品加工特色輕工產業,推動經濟加快發展,確保到2020年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人均GDP達3.14萬元以上,年均增速16%以上。
大力實施改善民生推進計劃。堅持以發展惠民生、以民生帶發展,重點實施扶貧攻堅、就業、農民增收、教育、醫療衛生保障、社會保障、改善居住條件、新型社區創建、新型農村創建、文化惠民“十大突破工程”,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實施社會管理創新計劃推進。加快新型社區創建,總結推廣舊州鎮寨碧村矛盾糾紛“四級”調解工作法,探索推廣村民自治合約管理模式,大力推廣加強刑釋人員管理“社會融入工程”,建立社會風險評估制度和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社會管理機制,深入推進“平安黃平”建設。
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計劃。堅持規劃引領、產城互動、同城發展,突出抓好舊州、重安特色小城鎮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州與舊州、平溪與浪洞、谷隴與苗隴及園區一體化發展,確保城鎮化率每年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
大力實施改革開放推進計劃。積極探索資源配置體制改革,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和教育體制改革改革,深化用地制度和行政體制改革,全面加強對外開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資、吸才聚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大力實施生態文明推進計劃。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補償示范區,大力發展以水能、風能、生物質能、頁巖氣為重點的環保清潔能源和文化旅游產業以及生態農業等綠色經濟,著力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潘俊 楊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