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正是萵筍上市的時節,走進丹寨縣興仁鎮城望村馬田蔬菜基地,豐收的喜悅撲面而來, 綠油油的萵筍,煞是喜人。附近的菜農們正在基地里收割萵筍,不時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好一派繁忙豐收景象。

村民們忙著收割萵筍
在興仁鎮城望村馬田蔬菜基地萵筍由于土壤、氣候條件適宜,長勢良好。萵筍不僅個大、皮薄,口感好,而且上市時間適宜,在市場享有良好口碑。據了解,這里的萵筍已經遠銷到凱里、貴陽等地。
有一位叫陳曉紅的婦女,是馬田蔬菜基地的萵筍種植大戶之一,她和雇傭的村民們一起收割著自家的萵筍,看著滿眼健康茁壯的萵筍,她心里樂開了花。
陳曉紅對大伙說“:總共承包60畝(土地),一畝四、五千,二三十畝(種植萵筍)就是十幾萬左右。
在發展特色蔬菜產業過程中,馬田基地充分發揮合作組織和專業市場作用,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瞄準市場需求,建立了穩定的銷售和流通渠道,在市場和農民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相比起去年種植蔬菜的收入,陳曉紅不僅感嘆起來。
“去年開始種萵筍的時候,還是不太好,收入也少,今年無論是萵筍的長勢還是收入都比去年好多啦”陳曉紅說
萵筍這一經濟型農作物帶來的豐厚利潤,讓大家看到了在發展農作物種植的新希望。同時,萵筍豐收也為附近村民解決了就業,增加了收入,每天萵筍種植戶都雇傭附近村民進行收割,不僅給村民們一份農閑賺錢的工作 ,還可以照顧家里。每人每天都可以賺錢,一月下來有2000元的收入。
“一天七十,我們做一年呢 ,起碼得七八千,天天做活路,沒有活路就天天打工,來這里(很近)有車帶我們來,還可以回家喂家畜,車子又帶我們回去,什么都好的。”興仁鎮馬寨村村民習阿拿告訴記者。
今年陳曉紅家的萵筍畝產達3噸左右,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萵筍銷售形勢一路看好,今年萵筍每畝平均收入達到了8000元,扣掉人工、種子化肥等生產成本,純收入達到了25萬元左右,這給萵筍種植戶陳曉紅一家的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據悉,全縣萵筍種植面積就達到1000余畝,目前畝產值8000元預計產值達800萬元。(池明紅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