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貼心“微服務”
政務微博發揮“大合唱”的功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是部門聯動,相互“埃塔”。如在“幫聯駐”工作中,各單位、部門相互“@”,線上、線下互通,實現了社會價值,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六一”“七一”期間,各單位、部門到加榜鄉開展捐贈、慰問活動,收到了群眾的若干感謝信和留言。二是傾聽民心,反映民情。“氣象信息、公益服務、旅游貼士”這些看似零散的小資訊,卻帶來大幫助。如前段時間,大批戶外山地旅行社在微博私信,欲前來加榜探險。微博提示雨量大,山路濕滑,危險系數高,勸其過段時間再來;同時解決農民的煩心事。有些土特產滯銷,可在網上呼吁聯系買家;一些NGO志愿組織通過官博,給鄉里的孩子們送來了學習用品、衣物,幫助了部分留守兒童。三是特色渲染,借船出海。加榜除了秀美梯田,還有香豬、煨酒、韭菜等特產,有壯、苗、侗等多民族特色的歌曲、建筑、舞蹈,有多種瀕臨滅絕的保護類植物、稀有動物,這些原生態元素無不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和媒體。通過官博,幾家中央、省內媒體都前來加榜報道,提升了縣、鄉知名度。因此有了微博陣地,借助外力形成了宣傳合力。
“微出民心,博得喝彩。”從江縣加榜鄉政府官博開通兩個月,發布消息74條,轉發36條,回復咨詢30余條。從重新說話到博得喝彩,正是政務微博的微姿態,用真誠的心及互動的觸角深入微觀的民情民意中,與各單位、部門、群眾進行有益的實踐;正是政務微博的微速度,及時傳遞黨的聲音,回復民的訴求,深入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正是政務微博的微服務,接地氣漲人氣,增強了公信力、領導力、執行力。如此,加榜鄉政務微博,逐漸獲得網民的認可,贏得群眾的一片喝彩。(李璐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