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現已查明,今年5月,李某通過萬勝高中門衛室張貼的電話,與徐某建立聯系。高考成績發布后,徐某通過電子郵箱將萬勝高中2012年參加高考的全部301名考生個人信息泄露給了李某,導致其中十余名考生志愿被篡改。
“篡改志愿是違法行為。”東坡區教育局副局長鄒義平表示,類似于四川三河職業學院這樣的民辦高校,在招生工作中應當多向考生展示學校專業、就業等方面的優勢,讓考生自己作出選擇,絕不能采取侵害考生利益的違規違法手段。
眉山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揭開了民辦職業學校高考招生亂像冰山一角。近幾年,全國高考考生數量持續減少。據統計,從報考人數達到歷史最高點的2008年至今,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銳減了150萬。同時,許多本科院校降低錄取門檻,大幅擴招。“粥多僧少”之下,高職高專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招生受到很大沖擊。
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辦高職院校老師告訴記者,每到高考招生季,該校都會給每位老師下達招生任務。如果招不來規定數量的學生,將扣發教師工資;對超出規定數量招收的學生,學校會給老師一定數額的金錢獎勵。
“每年填報高考志愿前,學校都會派人到中學托關系找熟人,希望能給學校送幾名學生。當然,對推薦學生報考我們學校的中學教師,會按每生幾百元不等表示感謝。”這位老師說。
招生亂象亟待肅清,吸引生源需“苦練內功”
2011高考結束后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省份都存在沒有完成錄取計劃的現象。以高考大省四川為例,專科分數線連年下降,2009年專科二批分數線為文科為300分、理科280分,2011年分數線下調至文科210分、理科200分。雖然專科錄取幾乎接近“零門檻”,但一些高職學校仍生源不滿,無法完成招生計劃。
面對生源危機,高職院校為了吸引生源煞費苦心,不少學校甚至鋌而走險采取種種“非常規招生手段”:有的向老師下達招生任務,有的與中學教職員工勾結竊取考生信息,有的夸大宣傳、弄虛作假、違規招生,直至為搶生源篡改學生志愿……
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胡光偉說,目前國內職業院校大多屬于民辦,對這些院校來說,生源是一個學校的生存之本。而由于高職文憑含金量不高、辦學質量良莠不齊,導致社會認可度不高,不少學生寧愿復讀也不愿報考民辦學校。
胡光偉認為,高職院校必須解決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脫節、專業設置滯后等問題,針對市場需求設置學科、專業,只有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公信力,才能獲得學生、家長的青睞。
“高校間地位的不平等,使民辦高職學校在夾縫中求生存,民辦高校違規招生是應對公辦普通高校招生特權的副產品。”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民辦職業院校已走過靠規模維持生存的時代,必須走質量發展之路。同時,還應進一步從制度上打通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流通渠道,暢通高職學生學歷上升渠道。
專家表示,要整肅高職學校招生亂象、不再發生“買賣學生”事件的關鍵,還在于從源頭規范高校招生各個環節。一方面,招生體制應更加透明、公開,壓縮人為可操作空間。另一方面,盡快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違規招生背后存在的腐敗細查深究,斬斷背后的利益鏈條,嚴懲違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