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征程
觀點精粹
●五年的發展,讓貴州站在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踏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在五年的奮斗歷程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一定要從貴州實際出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中央精神與貴州實際結合起來,堅持科學發展,全力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優勢,在加速發展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實現跨越發展。
●過去五年成績的取得,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省委繼往開來、接力奮斗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共產黨員和各族人民群眾艱苦奮斗、苦干實干的結果,也是各方面關心和支持的結果。
●五年的變化告訴世人:貧困,不是貴州永久的標簽;無奈,更不是貴州人的本質常態;貴州是一片充滿希望、前景廣闊的熱土,貴州人將在不甘落后、頑強奮斗中實現崛起!
專家解析
在繼承與創新中開啟新路
黨代會報告在對過去五年我省發展成就作出充分肯定的基礎上,提出了全省開始進入經濟加速發展新階段的定位判斷。這一定位意義重大而深遠,既表明我省未來五年的發展將承續近年來已為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做法,同時更表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未來五年貴州站在經濟加速發展新階段上奮力后發趕超,必須對已有思路進行豐富和完善,努力進行工作創新和內容拓展。總之,此次黨代會對貴州進入經濟加速發展新階段的定位,設定了貴州未來五年在繼承與創新中開啟新路的路徑。
一方面,報告基于對過去五年貴州發展成就顯著的肯定而作出進入經濟加速發展新階段的判斷,無疑肯定了這顯著成就的實踐路徑,對于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貴州的發展,都將具有重要的可承續價值。無論是經濟發展的提速轉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文化的繁榮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還是黨的建設,近些年諸多領域中我們的一系列好的經驗和做法,都將在未來的五年乃至更長的時期,得到延展和深化。
另一方面,報告基于對貴州經濟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的定位判斷,作出奮力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戰略謀劃,無疑又肯定了貴州未來五年發展之路,必然是一條探索前行的創新之路。要在經濟總量不足、資源要素有限、貧困程度較深的基礎上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目標,沒有創新的思路和舉措是難以設想的。事實上,就創新而言,已經不是貴州今天的新詞,而是為我們近些年發展實踐所明證的必然選擇。比如針對資金缺乏,我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立專門機構,采取專門行動,尤其努力改善貴州軟硬環境,積極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針對交通閉塞,我們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積極開展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建高速、建快鐵、建機場等,顯著改善了貴州的交通網絡;針對素質低下,我們積極實施科教興黔戰略,努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如期實現了“兩基”攻堅目標;為增強干事創業的干勁,我們積極開展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干部下基層等活動,努力走基層、轉作風、促發展。這一系列實踐中,我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創新成效。
與此同時,國發2號文件首次把貴州的發展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框架中定位和謀劃,明確提出“貴州盡快實現富裕,是西部和欠發達地區與全國縮小差距的一個重要象征,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國發2號文件對貴州發展的一系列頂層設計,使貴州在戰略上終于從區域走向全國,站在了新的發展節點和發展高度上。這無疑為黨代會提出的奮力后發趕超謀劃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助讀鏈接
指導貴州未來五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黨代會報告形成過程
把一個什么樣的貴州帶入科學發展新時期,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省委和各級黨組織,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要回答的兩個重大問題。作為指導貴州未來五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的基礎上,承擔著科學謀劃全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目標任務、發展思路和發展重點的歷史性使命。
省委對黨代會報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視,報告的起草、修改始終在省委常委會的領導下進行。2011年11月中旬,省委成立了報告調研起草小組,歷時5個月,調研起草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省委常委帶頭參加調研(總共26次),先后召開部分省直機關部門、國有骨干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和片區市(州)、縣負責人座談會。起草組組織開展了多個專題調研,并在北京和省內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對發展速度、產業結構、產業鏈、價值鏈、金融產業、區域發展等多個專題征求意見。二是精心組織起草。從省委辦公廳、省委政研室和省直相關部門抽派人員,集中開展報告起草工作。1月17日形成第一稿后,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3月13日,省委常委會聽取了起草組的匯報,并對報告稿進行了專題研究。三是廣泛征求意見。3月20日,省委辦公廳將報告征求意見稿印送全省291個單位和副省級以上中共黨員老同志征求意見。3月25日,省委召開民主協商會,征求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負責人、無黨派人士和非公經濟代表的意見和建議。3月26日,部分省委常委再次進行專題研究,對報告稿涉及的一些關鍵指標、重大提法、工作部署進行了認真研究、論證、推敲和修改。經過反復研究、多次修改,最終形成報告討論稿提交省委十屆十三次全會審議并原則通過。
關鍵詞解讀
【經濟起飛●堅實基礎】
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推動經濟增長逐步加快,2011年多項指標增幅位居全國前列。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不斷擴大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持續提升畜牧業比重,增強了農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能力。發展壯大能源、煙酒、化工、原材料等支柱產業,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成一批產業園區,提升了工業對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金融、商貿、房地產、信息服務、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成長迅速,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全國的排位明顯上升。
【經濟起飛●強大力量】
省委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和人民團體等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依法治省深入推進;政務工作得到加強;大團結大聯合局面進一步鞏固;鞏固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實踐并深化了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為鮮明特質的“同心”思想,在畢節試驗區譜寫了多黨合作推進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經濟起飛●精神動力】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和“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的貴州時代精神,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愛”的價值取向,激發了全省各族干部群眾熱愛貴州、建設貴州的巨大熱情。精心打造“多彩貴州”文化品牌,深入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對外宣傳推介,樹立了貴州積極進取、奮力趕超的新形象。
【經濟起飛●社會條件】
城鎮新增就業107.6萬人;實現了377萬人脫貧;新建鄉鎮衛生院515所,全部行政村設立了衛生室;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由68.42歲提高到73.45歲;實現“兩基”攻堅目標,人均受教育年限由6.48年提高到7.41年;建成保障性住房19.23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2.5萬戶;解決了1300萬人的飲水困難;99%的鄉鎮通了油路,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9117元提高到16495元,年均實際增長8.4%;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5元提高到4145元,年均實際增長11.2%。
【經濟起飛●政治保證】
扎實開展“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兩萬干部下基層和接訪、走訪、回訪等活動,推動了廣大黨員干部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中轉變作風、提高本領。到今年2月底,全省共有103.87萬人次下到基層,幫助群眾辦實事好事15.52萬件,解決問題22.59萬個。
寄語黨代會
乘勢奮進謀發展興黔大業在人為
@楊武:面對全省人民加快發展的熱情期待,面對中央、國務院寄予的厚望,面對著周邊省份南北夾擊的嚴峻態勢,我們分明感到一種鞭策在身,分明感到一種莫大的壓力。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歷史時刻召開,必將對我省今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野風:又是一個政治藍圖的分界點,期盼著俺們貴州“后發趕超、轉型跨越”誓師再加鞭。
@花水:我相信“黨代會”的召開,一定會給貴州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作為一名貴州人,我盼望著家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讓人們享受更多、更好的改革成果。
@阿木:沒有平安,就沒有穩定的發展環境;沒有平安,就沒有和諧的社會秩序;沒有平安,人民群眾就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各級黨委政府應該不斷加大“平安貴州”建設力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真正讓老百姓生活得放心踏實。
@秋月無痕:近幾年,水資源豐富的貴州頻遭干旱,旱情嚴重令人觸目驚心。希望加快全省水利工程建設進度,早日建成早日發揮作用,從根本上破解工程性缺水問題,徹底改變廣大農村老百姓“靠天吃飯”的日子。

位于臺江縣1600多米海拔的紅陽風電場,裝機30萬千瓦,總投資25億元,計劃將在2013年前建成15萬千瓦的規模。 本報記者 李勇 攝
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全國中成藥工業企業50強之一。近年來,以中成藥為主的貴州醫藥業異軍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