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取得六大成效
半月談消息 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表示,近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取得了六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大力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全國電影制片廠已轉企改制,省、地兩級電影公司和電影院轉企正在積極推進。轉企改制試點文藝院團已超過200家。今年年底前,出版發行業經營性單位轉企工作將全面完成。
二是探索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和社區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等五大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都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建設預定目標,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步形成。
三是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規模和效益不斷提升。把轉企改制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整合資源,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培育骨干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涌現出北京歌華、上海文廣、江蘇鳳凰出版傳媒等大型文化骨干企業,文化領域長期存在的“小散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華誼兄弟、華強科技等一批民營、股份制文化企業富有活力。
四是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文化市場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發展現代文化產品流通組織形式,形成了一批大型出版物發行、廣電網絡傳輸、電影發行放映企業,打破了地區封鎖、條塊分割、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
五是穩步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文化宏觀管理進一步加強。積極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和管辦分離。新聞出版和廣電系統行政管理部門已基本實現“局社分開”“局臺分開”。深入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目前,全國4個直轄市的全部區縣、50%以上的副省級和地級市已組建綜合執法機構;55.3%的副省級和地級市實現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統一的行政責任主體,執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
六是努力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積極探索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運作方式,以企業為主體推動更多的文化產品走出去,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不斷縮小。(半月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