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依托地域特色打造民族文化經濟走廊帶
隨著凱里至雷山至西江至三棵樹旅游環線公路的不斷建設和完善,雷山縣依托地域特色打造三個民族文化經濟走廊帶日益凸現。
雷山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的民族文化奇觀,300多個多元化的民族村寨,組成了比較完整的苗族文化體系,形成了地域性標志和差異化戰略。該縣借勢打造三個民族文化經濟走廊帶,突出以建西江至縣城22.3公里城鎮一體化苗族文化為特色,將西江千戶苗寨打造成為極具影響力的“世界最大苗寨”和頂級苗族原生態文化體驗區的民風民俗經濟走廊帶;突出民風民俗特色,彰顯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魅力的巴拉河鄉村旅游文化走廊帶;突出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特色打造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大力開發苗嶺之巔、蓮花坪、大塘灣、響水巖、格頭禿杉群等景點,修建蚩尤頂、蚩尤陵,建立雷公山休閑度假中心、生態科技園、雷公山戶外運動暨科考探險基地,構成雷公山自然景觀與森林生態旅游風景名勝區融入凱里苗族文化經濟走廊帶。
目前,該縣以三個民族文化經濟走廊帶為平臺,深耕祭祖文化、圖騰文化、歌舞文化、節日文化、服飾文化、農耕文化、巫術文化、苗醫文化、婚姻文化等民族歷史文化資源,深度打造西江產業園區、苗族文化博覽園、苗族演藝會展中心、雷公山蚩尤園、雷公山戶外體育運動營地和科學考察探險基地、清末苗民起義大本營(遺址)、苗族飲食村、苗藥養生寨、苗族斗牛場等文化產業板塊,使其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潘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