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營造清朗健康的社會文化生態,弘揚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平寨鄉系統推進“掃黃打非”專項治理行動,全方位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推動“掃黃打非”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構建責任閉環體系。將“掃黃打非”工作作為意識形態領域重點任務,納入年度工作規劃,建立“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部門協同聯動”的責任體系。創新推行網格員“一月雙巡”常態化巡查制度,整合市場監管、文化執法等部門力量開展聯合執法,并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網絡。通過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嚴格落實考核問責機制,確保工作部署精準落地。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日常巡查90余次、全域排查11次,實現治理觸角全覆蓋。

二是聚焦專項整治,凝聚協同治理合力。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系列專項治理行動。在“護苗”專項行動中,組織轄區中心小學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加強網絡文化內容監管,從嚴整治低俗有害信息。建立文化產品準入審核機制,對農家書屋捐贈書籍實施全流程審查,嚴防非法出版物流入基層文化陣地。聯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針對校園周邊、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等重點區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形成整治高壓態勢。今年以來,開展“護苗”主題宣傳3場次,檢查文化市場及陣地60余次,實現非法出版物“零發現”。

三是推進系統建設,激發基層治理效能。堅持強基固本,構建專業化治理體系。在各村設立標準化“掃黃打非”工作站,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打造基層巡查宣傳隊伍。推動“掃黃打非”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度融合,通過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案例研討等方式,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創新宣傳形式,依托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院壩會、傳統節慶活動,開展普法宣傳和知識普及。截至目前,已組建60余人的專業隊伍,開展專題培訓5次、各類宣傳活動10余場,覆蓋群眾600余人次,有效提升群眾參與度和社會共治水平。
(平寨鄉 石情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