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農村宣傳工作要起到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效果,不能照讀文件方案,而要用群眾愿意聽并能聽得懂的語言。才能將惠民政策及時宣傳到位、落實到戶到人,切實解決群眾困難。”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石慶普說。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農村有文化的年輕勞動力外出增多,在家只是一些老人、婦女等情況,通過不斷優化政策宣傳方式,在政策宣傳舉措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苗侗瑤族干部職工的自身優勢,采取“政策理論+黨員干部+民族語言+群眾”宣傳模式,成立苗侗瑤族三支政策宣傳工作隊伍,將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政策說透徹講清楚,讓廣大群眾理解政策、接受政策、落實政策、享受政策。目前苗侗瑤三支宣傳工作隊26人,深入村寨開展各種政策宣傳110場次,受益群眾10000多人。

如何將文縐縐的文件語言“翻譯”成群眾語言,把理論話變成群眾的家常話?地坪鎮注重理論宣講實效性,站在群眾視角,從群眾的身邊小事入手,挖掘群眾關心的問題和政策的結合點,將“硬核”政策與地方特色民歌結合,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接地氣、冒熱氣、動真情的話說到群眾心坎上,讓惠民政策深入人心。2023年以來,解決困難群眾住房補短板158戶,邀請縣殘聯在鎮上為殘疾人辦證50多人,積極配合縣交警隊在鎮上為群眾考駕證400余人。
(楊穆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