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被譽為中國著名的美酒河。《條例(草案)》共六章46條,立足在保護“一江碧水”自然生態與守護千年傳承的特色釀造工藝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作出相應制度安排和設計。
《條例(草案)》明確省人民政府統籌解決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大事項,赤水河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并明確相關主管部門在生產環境保護中的具體職責。
結合目前已形成的“四區多點”產區分布空間格局,《條例(草案)》以產區生產環境保護為核心,進一步規范生產環境全流域保護。明確了產區的概念和范圍,建立省級指導、市級統籌、縣級負責的責任落實體系,規定產區內取水用水監管,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完善廢水收集處理等制度。同時,在產業發展方面,兼顧龍頭企業、重點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發展,規定政府統籌解決企業用地需求,支持企業依法兼并重組,引導企業向產區內聚集,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條例(草案)》規定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明確建立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原料和輔料種植、窖泥窖石等用料資源保護等事項。對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執行釀造技藝和發酵工藝等進行了規定。規定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開展生產環境保護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業發展。
從加強污染治理、推進綠色生產、加強綜合監管三個方面,《條例(草案)》明確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應當落實環境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規定赤水河流域內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協調,組織開展產區污染治理相關工作,并將目前污染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四改兩建設”工作措施上升為制度規范予以固化。規定有關部門制定醬香型白酒清潔生產標準,鼓勵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規定赤水河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切實保護好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