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白巖村干竹槽綠意盎然的沃野壩區(吳昌前 攝)
今年,白巖村抓住惠農政策機遇,推行“寬窄行”種植水稻50畝,群眾積極響應。田地上,男女老少干勁十足,運秧、拉線、插秧動作嫻熟,雙腳一步一腿,兩手一抬一放,彎腰抬頭之間,一捆捆秧苗就在水田中栽插成行,讓稻田披上了嶄新“綠裝”。
“‘寬窄行’種水稻方便管理,產量更高,一畝地政府還補貼100斤肥料給我們,趁著這幾天天氣好,大家互相幫忙趕緊把秧栽完。”村民申明英高興地說。

稻、煙分明的勞作景象(吳昌前 攝)
時下還是烤煙管護的關鍵期,許多群眾剛插完水稻秧苗,來不及歇氣,便又匆忙走進了郁郁蔥蔥的烤煙叢中。
“我家今年種了30多畝烤煙,把秧栽完了,可以騰出手來給烤煙除下草,施點肥,清理枯死的腳葉,把它們服侍好了,起碼能找十二三萬塊錢呢!”村民吳勝學滿心歡喜地告訴筆者。

群眾正在田間栽插水稻秧苗(吳昌前 攝)
一半土、一半田,一半稻、一半煙,一半糧食可溫飽,一半煙葉能掙錢……微風輕拂,從煙地里放眼望去,片片煙葉似鱗片般層層飄搖,煙、稻鑲嵌的干竹槽壩區,宛如一個大大的“聚寶盆”,孕育著美麗村莊的無限生機,裝滿了勞動人民的豐收希望。
“我們村在保障糧食生產,實現應種盡種的同時,還積極謀劃好產業發展,烤煙周期短、見效快、收益好,群眾種植積極性很高。目前,全村水稻種植已經完成95%,烤煙再過20來天就可以采收烘烤了。”白巖村黨支部書記楊徐介紹道。

長勢喜人的烤煙(吳昌前 攝)
據了解,今年白巖村共種植烤煙880畝,水稻460畝,玉米260畝。長期以來,施秉縣白巖村主要以發展烤煙產業和種植糧食作物的方式,奮力夯實“錢袋子”,守好“糧袋子”,強勁帶動群眾增產增收,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作者:吳昌前 李忠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