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面對安全生產點多面廣、線長量大的現狀,錦屏縣牢牢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抓住改革機遇,整合職能職責,以構建“大應急”體系為發力點,采用“網格化+系統化”安全監管模式,構建起排險除患長效管控機制,打通安全生產監管“最后一公里”。
“網格化+系統化”是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隱患源頭治理,落實“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工作機制,著力推動事故預防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將安全隱患問題排查治理信息現場操作過程接入安全監管人員電腦或手機的APP系統平臺,實現“現場管理”式的遠程監控、規范管理,讓安全生產隱患問題排查排除,跟蹤閉環管理全程清晰可見。
傳統的安全生產監管模式相對單一,不夠靈活高效。通過“網格化+系統化”監管模式,可以實時調度任意一家生產經營單位或基層鄉(鎮)、村兩級屬地監管一線進行安全管理,實現了以“技防”代替“人防”,將安全監管責任鏈條延伸至“最小工作單元”,提升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效率。
據悉,該安全監管模式通過系統平臺功能,可對隱患排除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全程跟蹤了解,便于安全監管人員及時提醒安全管理人員落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也可直接“點對點”上門當場督促責令整改,全面提升善于發現問題和化解風險隱患的能力。
自推行“網格化+系統化”安全監管模式以來,全縣不同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陸續加入監管平臺,無論是是高危行業的非煤礦山還是人員密集場所的超市,“網格化+系統化”監管模式已經成為行業標配,為群眾創造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筑牢了更加堅固的防線。
截至目前,“網格化+系統化”安全監管模式已覆蓋全縣15個鄉(鎮)196個網格139家生產經營單位,辨識風險點2364個,排查一般事故隱患13073條,已整改12799條,整改率98%。真正打通了安全生產監管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錦屏縣將進一步深化運用“網格化+系統化”安全監管模式,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監管實效。(王遠耿 黃萬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