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走進交包村板藍根種植基地,一陣陣藥香撲鼻而來,一畦畦長勢茂盛的板藍根簇擁生長,翠綠色的枝葉散發出蓬勃的生機。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間地頭,大家一起收割、捆苗、搬苗,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眼前,正忙著用藤條捆板藍根苗的是該村村民熊勝英。自從去年交包村成立合作社種植板藍根后,她就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該合作社。
“我家拿了13畝田地流轉給村里種板藍根,這幾天我跟合作社的社員一起來割板藍根,今年的板藍根全部收割完,賣了錢后,合作社給我們分紅。”熊勝英一邊手拿藤條捆苗,一邊笑著說到。

板藍根的枝葉除了藥用外,還是制作藍靛主要的原料。貴州輝豐科技生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以藍靛為主中藥材育苗、種植、技術推廣、回收、傳統加工于一體的民營企業。今年,該公司與南宮鎮簽署了訂單式協議,板藍根枝葉保底收購價為0.65元一斤,確保群眾增收無憂。
貴州輝豐科技生態有限公司收購板藍根的工作人員來到交包村后,交包村也熱鬧起來了。村民們有的搬苗稱重,有的裝車,還有的記錄稱重數據。大家分工協作,默契配合,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貴州輝豐科技生態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元輝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今年跟南宮鎮人民政府進行合作,并簽訂了板藍根保底回收的協議,根據今年的行情,我們按照0.7元一斤回收板藍根的枝葉。下步我們將繼續跟南宮鎮進行深入合作,加大力度進行回收。”
貴州輝豐科技生態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元輝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今年跟南宮鎮人民政府進行合作,并簽訂了板藍根保底回收的協議,根據今年的行情,我們按照0.7元一斤回收板藍根的枝葉。下步我們將繼續跟南宮鎮進行深入合作,加大力度進行回收。”

在收購現場,一手拿錢,另一手點錢,嘴里正數著錢的是交包村村民萬德美。她確認手中的錢無誤后,轉身笑著對記者說:“我家今年種了3畝板藍根,今天割了一部分賣給公司,得了1280多塊錢。板藍根比較好管理,每年枝葉都可以割來賣錢,兩到三年以后,根部賣的價錢會更高。我覺得種板藍根比種包谷和稻谷還劃算。”
據了解,過去交包村村民也有種植板藍根的歷史,種植規模小、分布散、產量少,沒有形成產業。如今,這“藍色產業”成了交包村眾多農戶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南宮鎮交包村黨支部書記張躍榮介紹:“今年我們村合作社種了30多畝的板藍根,預計產量到10萬斤以上。今年我們村合作社將板藍根純收入的60%分給合作社社員,剩下40%用作村集體經濟。下一步,我們村將擴大板藍根的種植規模,并進一步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在板藍根基地套種中藥材金鉤藤等,讓產業多樣化,帶動農戶有更多增收。”

南宮鎮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秉持生態發展理念,積極轉變思路,通過與企業合作,采取“政府供苗、合作社種植、企業保底回購”的方式,在交包村大力發展板藍根種植產業,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惠澤當地群眾。(李玳菂 張光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