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臺江縣院在縣委和上級檢察院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全會精神,緊扣新時代人民群眾新需求,忠誠履職盡責,通過“五個亮點”工作自覺服務臺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各項檢察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開展“法治進校園 雨露育春苗”活動,厚植臺江法治土壤。持續開展“法治進校園 雨露育春苗”活動,制作《關愛我們的未來》宣傳教育片和20張法治案例展板,組織精干力量深入全縣21所中心校開展法治巡講,覆蓋師生8萬余人次。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一號檢察建議”,深入8所學校開展“預防性侵”主題法治宣講,受訓在校女生4000余人。幫助42名犯罪未成年人回歸校園。獎勵“法治進校園”宣講觀后感征文比賽獲獎小學生320名,中學生79名,增強學生法紀和自我保護意識,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連續兩年獲全州考核第一名。
(二)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專項工作,發揮檢察職能,對企業家財產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辦理涉企案30件54人,涉及金額900余萬元,為企業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800余萬元,召開“檢察長·董事長”兩長座談會5次,送法進企業30次,為企業提供法律幫助30余次,“一對一”精準幫扶企業6家,以公正的司法,為企業健康發展營造最好的營商環境,先后八次榮獲企業贈送錦旗,表達了企業對檢察工作的贊譽。
(三)開展司法救助,傳遞檢察溫暖。在執法辦案過程中,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堅持把司法救助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抓好落實,堅決防止因案致貧和因案返貧。辦理司法救助案29件29人,發放救助金32.4萬元,解決了一批受害人的實際困難,使6名面臨輟學的學生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四)助推脫貧攻堅,彰顯檢察擔當。撕掉貧困標簽是全縣人民的殷切期盼,臺江縣人民檢察院不遺余力傾心幫扶,堅決落實上級檢察機關和縣委決策部署,按照抓黨建、建產業、惠民生、促脫貧的工作思路,統籌推進檢察業務和脫貧攻堅工作。一是認真實施《臺江縣人民檢察院助推脫貧攻堅十項措施》,為脫貧攻堅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扶貧領域發生的貪污賄賂和瀆職犯罪案件依法嚴懲快辦;二是繼續實施《臺江縣人民檢察院實施五大工程再推脫貧攻堅新高潮》決定,采取單位出資80%、干警出資20%的方式,根據貧困戶的意愿和實際情況發展庭院經濟;三是出資80萬余元完善幫扶村基礎設施、改善扶貧工作條件;協調到通組公路等項目資金230余萬元,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四是幫助發展產業,投入72萬元修建養豬場1個,并移交村集體管理。協助村兩委流轉土地120余畝,建設高標準科技產業示范大棚24個,引進企業種植蔬菜和中草藥育苗,引導市場化運作。通過臺江縣檢察院幫扶,皆蒿村實現了從“空殼村”到固定資產累積360萬元,流動資金節余24萬元,具有自我造血再生功能的實質性跨越;五是抓牢“兩不愁三保障”,出資25萬元補齊貧困戶鍋、碗、桌、凳、衣物、被褥等民生短板;六是建立外出務工服務機制,鼓勵外出務工脫貧。出資5萬元成立外出務工家庭留守兒童、老人生活服務工作組和勞務輸出法律服務工作組,解決外出務工村民的實際困難,讓其安心務工攢錢;七是通過集中宣講和入戶宣傳等方式,向村民宣講法律知識和黨的幫扶好政策,凝聚共識,讓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形成共建和諧鄉村的良好氛圍,防止因案致貧和因罪返貧。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群眾對臺江縣院幫扶工作滿意度達100%。
(五)強化隊伍建設,創建黨建品牌。事業興衰,關鍵在人。堅持向支部要戰斗力,向支部要生產力。按照“一單位一品牌”、“一支部一堡壘”、“一黨員一面旗”的目標,突出“護法為民 促進和諧”主題,扎實推進“四有四化”黨建品牌創建工作,一是持續開展“支部規范化建設年”活動,創建星級黨支部;二是開展苗疆檢察講堂大比武活動15次,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三是開展警示教育活動48次,引導干警筑牢紀律意識;四是開展黨員積分活動,全院通報表揚15次,通報批評5次;五是完成黨員公開承諾120條次,促使黨員爭做先鋒模范;六是開展黨員志愿活動6次,增強干警奉獻精神;七是深化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解決困難1300余個次;八是到甕安猴場、黎平會議會址和縣烈士陵園開展紅色教育活動12次,鑄牢從檢理想信念,增強干部隊伍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九是黨組織書記帶頭抓黨建,充分利用院黨支部“四有四化”黨建品牌優勢,與幫扶村黨支部開展聯誼共建8次,堅持黨組書記每年入村上黨課2次,提升黨建水平,村兩委面貌煥然一新,2019年幫扶的皆蒿村黨支部被表彰為省州縣三級先進黨組織。十是探索在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中成了臨時黨支部,幫助幫扶村外出務工隊伍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在各務工點成立了黨小組,實現了外出務工群眾零違法違紀、零安全事故、零矛盾糾紛、零拖欠薪資的“四零目標”。
(六)加強檢察宣傳,講好檢察好故事。緊緊圍繞檢察中心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創新工作方法,適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不斷推進檢察網絡新媒體宣傳,信息簡報被《檢察日報》、《中國檢察網》、《法制生活報》等媒體刊發100余篇,把牢正確政治方向,講好新時代檢察故事。(陸雨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