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牛大場鎮積極在產業發展、隊伍建設、環境治理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鄉村發展綜合實力,為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開好頭,起好步。
抓產業強基礎。牛大場鎮積極謀劃農業農村發展,圍繞“五壩兩線”,大力發展優化“四大產業”(即:中藥材、烤煙、蔬菜<辣椒>、精品水果),以村集體為載體,以“黨建+”為引領,建立“村社合一”平臺,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同時,發揮好“太子參之鄉”和“西南藥城”的品牌,大力推行中藥材太子參規范化種植,發揮本地中藥材產業優勢,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全面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以來,該鎮中藥材種植6.4萬畝(其中,太子參5.7萬畝,其他藥材0.7萬畝),水稻種植12960畝,馬鈴薯種植9618畝,油菜種植7000畝,辣椒種植6500畝、烤煙種植5000畝,精品水果種植7117畝,紅薯1520畝。
抓組織強隊伍。牛大場鎮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村級換屆和鄉村振興駐村隊伍調整為契機,聚焦組織引領,選優“主心骨”,選優配強“兩委一隊三個人”,注重儲備村級后備力量,建立村級后備干部庫并實行動態管理,不斷建強農村戰斗堡壘。截止目前,該鎮完成4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一肩挑”,儲備支書后備人才22名,選派第一書記9人,選派駐村干部18人,切實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大的人才隊伍保障和智力支持。
抓環境強治理。牛大場鎮始終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聚焦改善鄉村道路、水利、電力、通訊、村容寨貌等生產生活條件,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建立“村黨支部+駐村工作隊+黨員、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戶體”三級聯動鄉村治理模式,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聚焦突出問題整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積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保障和村級自主運營的方式,在全鎮范圍內設立垃圾桶810個,垃圾箱28個,建成垃圾收運中轉站1個,掛臂式垃圾轉運車1輛,污水處理中心1個。(文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