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共產黨員楊發培、楊生元投資20萬元,在黎平縣羅里鄉平地村創辦的大葉韭菜基地,已經初具規模,畝產值可達20000元。目前該基地長期解決10人打工就業。

家住平地村的楊發培、楊生元,去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單位開不了工,一直在家待著,不知道什么時間能返崗,因此他兩盟生開發擴大種植本地大葉韭菜基地的想法,找到本村楊永吉, 楊銀坤商量不謀而合,于是他們四人共出資20萬元,利用村里的邊遠陰涼荒田,種植了大葉韭菜、韭菜黃等品種。

據悉,“平溪韭菜”指的是從羅里鄉上平頭村到平地村一帶的韭菜,因為這里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濕潤、土地肥沃、常年霧氣繚繞、清澈山泉水澆灌等自然條件下,生長出來的韭菜葉片扁平寬厚、鮮嫩、翠綠、口感極佳,并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高。從根部到葉片、花苞都可以食用,深受大眾喜愛。割掉葉子以后很快又長出新葉,繁殖迅速,生長正常情況下,畝產值可達兩萬元左右。

目前,種植的20畝大葉韭菜,長勢良好這個產業,長得最高的達1.17米,昨天,平地村舉行了采摘韭菜比賽,以采摘到最高的韭菜者為勝,游客鄧先生和村里的兩名婦女分別獲得第一、第二、第三名。
首先因水土的不可復制性,能讓韭菜品種保證有優勢;其次當生產技術穩定和銷路打通,很容易復制,片區群眾都能利用自己的田地推廣,形成地方產業;就蔬菜種植初步測算,畝產值一萬元以上,加上配套養牛,留守的人都會有穩定的收人,帶動更多的人返鄉就業。大葉韭菜是從4月份才開始將韭菜和韭菜根在網上銷售,現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到,評價非常好!目前也在與貴州的超市對接,解決銷售問題。(陸書明 吳厚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