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走在田間田埂上,一陣微風吹過,一片綠油油的水稻隨風擺動,猶如湖面蕩起一層層波浪,今年的水稻收成一定很好。

農諺云,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無收在于水,“這里部分農田因為缺水無法灌溉,現在水直接流進田間渠道,再也不愁水的問題了。”大寨村村民望著眼前稻田說到。
據了解,往年這里農田灌溉全靠一條破舊水渠,水量、水質沒有保障,幾百畝良田灌溉受影響,部分農田靠吃“望天水”。

為切實改善農田灌溉的條件,大寨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爭取項目修一條2公里灌溉渠,以踐行“為民辦實事”的宗旨,全力夯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打通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新修水渠惠及群眾20多戶,真正做到“勤服務潤民心,干實事鑒初心”,當涓涓流水通過水渠流進田野,也流進了百姓的心田。(吳小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