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9年3月,她毅然選擇放棄條件優越的大城市生活,遠離家人,隨杭州支教團一起踏上了遠赴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的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支教的列車,這一走,就是一年半,她把不能給予自己孩子的陪伴和溫暖,融合杭州美好教育理念,無私的播撒給苗疆學子,她叫金海清,原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葵巷校區主任,現任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
和其他杭州支教團教師一樣,在支教生涯里,她總是嚴于律己,寬容待人,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中樂觀風趣。在她的帶領下,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顯著提升,各類競賽成績突出。
5月21日,杭州市統一戰線幫扶團走進黔東南州,來到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系列幫扶活動,在座談會上,她聲情并茂、發自肺腑的支教感言感動了所有人。
現在,我們想把這些溫暖的文字也分享給大家,把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尊敬的陳部長、潘部長,各位領導、兄弟姐妹們、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我叫金海清,來自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也是杭州市中華職教社的社員,民進會員。2019年3月,我來到臺江職校擔任教學副校長,一晃就一年多了,再過一個多月我的支教生涯就要結束了。在抗擊疫情復課復學的特殊日子里,我們杭州的領導、我們的娘家人不畏艱辛來看望我們,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資源,我們整個團隊都特別感動,也特別自豪。同時,我和戎麗平主任所屬學校校長楊瓊飛,張帆校長所屬學校的書記鄔向群也來看我們了,這是他們第二次來看望我們,所以,這種喜悅在我們身上必定是加倍的。而我作為統戰的一員,此時此刻,我想我和在座的17位同學的幸福指數一定是最高的!謝謝你們。我還要特別感謝杭州市中華職教社給了我這樣的機會,讓我有機會代表支教團隊向各位領導匯報我們的所思所得所悟。
一、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在我們支教400多天里,浙江、杭州、貴州的很多領導都來了,他們帶來了很多政策和資源;我們支教團隊的五所學校的校長們也來了,我們楊瓊飛校長說的最多就是“母校就是你們最堅強的后盾,有什么困難,盡管提,我來解決”;杭州市中華職教社的領導來了,帶著最豪華的支教團隊,做最接地氣的活動:專家講座、師徒結對、項目引進等等,對學校進行深度幫扶,臨走,還專門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臺江職校專業建設調研報告”。去年暑假我們回到杭州,周智林主任和楊志剛副主任還親自接見我們,開了座談會,請我們吃飯,詢問我們生活和工作有沒有困難,讓我們心里很溫暖。在這里,只要我們有所求,杭州必有應。我們來的是一個人,但背后是一座城。而在臺江,同樣來自杭州的掛職干部姚愛華副縣長、司文朋副縣長雖然年紀不大,卻是我們最好的依靠,在工作推進中,遇到困難,我們總是隨時找他們;而我們支教團隊的領頭人張帆校長,每每有困難總是沖在最前面,當學校放假了,他總說:“我留守,你們回!” 我們在臺江的6人支教團隊,雖然不是來自同一所學校,但我們在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顧,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來自杭州的承載著許多責任和希望的團隊。
在黔東南,在臺江,我們總是得到最多的支持,也更加感恩,脫貧攻堅路上,我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二、事在人為,辦法總比困難多。
有人問,支教路上最大困難是什么?想家、想年幼孩子們、飲食不習慣......是的,這些都是困難,我們支教團六個人的孩子都還很小,人民職校的高銳老師接到組織通知后24小時就決定來臺江了;張帆校長作出支教決定僅僅思考了兩分鐘......他們可能都來不及安排孩子和家里的生活。但是,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我們團隊每每聊起,大家最焦慮就是支教時間只有一年半,怕來不及為脫貧攻堅做更多的事情,怕不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怕理念沒有改變,機制沒有建立,怕杭州的美好教育沒有在臺江落地。
困難再多,也要從細節入手。節奏慢,工作過程沒有反饋,等到時間節點時,發現沒有結果,于是我們需要事事時時盯緊;教學規范不成規矩,于是需要從早讀開始,制定教學制度,讓教學有序運轉;“怕困難,講情面,算了!”讓我們很為難,只能我們往前沖,所幸,老師們也在跟著跑;保學控輟,讓我們常感無能為力,這個學期因為疫情推遲開學,有些學生外出打工了,我們又開始家訪,面對崎嶇遙遠的家訪路,就如戎麗平主任說的,“學生是用生命在上學,我們是用生命在家訪。”是呀,工作方式不同,理念差異,基礎弱,時間短,我們確實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堅信,脫貧攻堅路上,哪怕鞋里都是沙礫,我們依然在奔跑。
短短一年,我們拍好了招生宣傳片,辦好了職教開放日活動;超額完成招生任務,引進專家共舉行了37場講座、32節名師示范課;立足課堂,8位老師獲得州示范課榮譽,以賽促教,師生州技能大賽37塊獎牌;立足科研,完成校級及以上課題申報11項,4位老師獲得省州課題立項或獲獎;完成校本教材初稿12本。多方奔走籌款18萬元,為每位學生購買了校服,給212名貧困生包了網課流量,就在昨天,在司文朋副縣長前期大量工作的準備和策劃下,我們籌集到了浙江一家企業100萬的捐款,我們將全面開啟臺江優秀貧困學生的資助活動……
三、奮斗是最美好的情懷!
遠離年僅3歲的二寶,我注定錯過了他成長的無數個瞬間,這些時光不會倒流,我先生總說,家里少了你,冷清了很多,今天又過去了一天了!是的,對于家庭,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有所虧欠的,但是,在這里的每個日日夜夜,我們都在成長。我們因為學生的一個擁抱、一次微笑,因為老師的每一個獲獎,每一次大型活動后、每一次戰勝困難后的淚流滿面,內心充盈,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支教結束也不是終點,臺江是我們的第二個故鄉,我們一定會把接力棒交接好,臺江如有召,我們召必回!謝謝大家!(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