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殘疾人的需求就是命令!龍泉支行馬上把情況反饋給丹寨縣農商行總行,召開緊急會議,積極安排部署,一遍又一遍的和縣殘聯共同商討,把殘疾人的補貼、補助資金及時下發給重度殘疾人、讓他們及時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成了丹寨縣農商行與丹寨縣殘聯系統的共同目的!

上門服務雖然面臨著語言不通、跋山涉水、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等困難,但“惠民、便民、利民”是丹寨縣農商行的服務宗旨,作為丹寨縣代理老年人、殘疾人士補貼、補助發放的銀行金融機構,再難的任務也要上!
他們立即組織各營業網點在轄區內各村各寨開展摸排工作,建立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士信息臺賬,第一時間開通特殊群體客戶服務“綠色通道”,及時利用移動展業設備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上門為他們辦理銀行卡激活等業務,讓他們及時領取到政府發的各類補貼資金。

2020年01月10日早上7:00,排調支行工作人員接到一個來自羊巫村村干的電話,對方告知村里有一位病重在床、行動不便的村民王林和,快過春節了要使用資金,但是忘記自己財政涉農補貼一折通的密碼了,需要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上門為他辦理賬號密碼重置業務。得知該消息后,排調支行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帶上“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的相關設備,沿著崎嶇的山路,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車程,于上午9點10分便來到距離營業網點6公里外的羊巫村,在村干的帶領下前往王林和家,及時為他辦理補辦存折、修改密碼等業務。“我一直在為取不到錢發愁,沒想到你們能到家里來幫我辦理業務,真是太感謝丹寨農商銀行了!”雖然行動不便,但王林和還是激動地對排調支行的工作人員說。

“多虧你們上門及時幫我姐激活銀行卡,讓她能領取到政府發放的殘疾補貼資金,真的是太感謝了。”近日,丹寨農商銀行南皋支行工作人員來到丹寨南皋鄉石橋村的大簸箕寨,通過貴州農信移動展業設備為患有軟骨病近40年的王英英辦理銀行卡激活業務后,王英英的弟弟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雙手,連聲說感謝。
“南皋鄉各村各寨地處偏遠,許多老年人、殘疾人所處的寨子我們只能徒步前往,以前我們三個人一組,一人扛上一臺沉甸甸的大機子,通常要走上一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走到殘疾人家中為其辦理“一卡通”信息的采集。現在我們采用了輕便的移動展業設備上門辦業務,服務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南皋支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而在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3月18日下午,東湖支行的工作人員便利用移動展業設備上門服務,馬不停蹄的走了一戶又一戶,為該村的17位高齡老人一一辦理了銀行卡激活業務,他們的敬業精神和良好服務得到了廣大殘疾人的一致好評。
.......
“哪里需要我們,哪里就我們的足跡。”2019年5月份以來,僅對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丹寨縣農商行就開展了300余次的上門服務、500余筆的金融業務服務,切實解決了重度殘疾人“一折通”辦理難、取錢難的問題。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好口碑。丹寨農商銀行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對社會的承諾;用他們扎實的腳印,走進了每一重殘人員的心中;用他們細致貼心的服務,溫暖了每一重度殘疾人。
丹寨縣農商行,咱殘疾人的貼心人!(王桂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