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9年3月,我有幸成為了擺里村的一名幫扶干部,還記得第一次來到擺里村開展幫扶工作時的“特別”景象,入戶走訪與群眾語言不通,清一色破舊透風漏雨人畜混居的房子,“正宗”水泥通組路和串戶路,村寨遍地垃圾、污水橫流。當時的每一幕,都讓我永生難忘。
2019年10月,根據組織安排,我擔任了擺里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與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便成了我的生活常態。擺里村屬深度貧困村,2019年初貧困發生率仍高達45.67%,貧困程度深而廣,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相當落后,群眾文化素質、生活水平很低。盡管擺里村的扶貧工作難度很大,為了能讓群眾改變現狀,過上好日子,我下定決心與群眾同協作,緊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及“九有指標”等目標,潛心幫扶謀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一達標”方面。我積極與鎮社會事務辦對接,收集相關資料,幫助無勞力、勞力少以及大病等符合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戶申請低保,實現兜底保障脫貧一批。我積極組織指揮所全體成員、村組干部入戶宣傳勞務就業政策,動員勞動力富足戶、年輕人外出就業務工,主動對接相關企業,幫助群眾尋找工作。幫助申請護林員、護路員、護河員等公益性崗位,增加收入,實現就業務工脫貧一批。通過潛心鉆研,我與群眾克服了產業發展難題,共同合作發展種植業,菜椒種植135畝,藍靛種植100畝,鉤藤種植76.8畝,校農合作蔬菜種植60畝。建成了擺里村林下雞養殖基地,我還主動對接州林業局林下養雞、鎮林下養雞工作專班,為擺里村爭取得了林下經濟專項資金資助,累計協調資金達300余萬元。經過與群眾共同努力,擺里村累計獲得各種項目多達1000余萬元。
在“兩不愁”方面。為了幫助群眾解決用水難的問題,我曾多次帶領村組干部翻山越嶺尋找水源,尋得水源后,積極與各級相關部門協調,為擺里村爭取得了水管、資金等,建成了人飲工程,全村群眾喝上了干凈放心水,徹底告別了千百年來的缺水生活,保障群眾“飲水”不愁。今年稻谷豐收時節,因天氣持續降雨,導致村里大多數農戶稻谷倒塌入水,潮濕發芽,稻谷損失嚴重,為了盡量減少群眾損失,我積極組織縣職校老師、村指揮所成員幫助全村農戶搶收稻谷,并安排人員負責收集相關資料,幫助農戶申請種植受災保險,保障群眾“吃”不愁。為了讓群眾都穿上新衣服,我還利用微信、網絡、朋友等資源,向各級幫扶單位、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尋求幫助,為擺里村的學生們爭取到了校服、書包、筆等文具,為各家各戶爭取到了床鋪、被套、衣服等,保障群眾“穿”不愁。
在“三保障”方面。擺里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很差,要想如期實現整村出列,完成住房安全保障是首要。為了加快推進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我積極聯系各大沙子、水泥、磚頭廠等把建筑用料快速進村施工,并對無勞力或因其他外出無法開工的農戶,積極聯系施工隊進場施工,白天親自上陣帶領指揮所成員幫農戶拉沙子、抬水泥、搬磚頭、送木板,晚上入戶動員和督促農戶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經過指揮所示范帶動,家家戶戶都擼起袖子建設家園,于2019年11月底順利完成了全村6戶危改、135戶人畜混居、85戶透風漏雨整治工作。通過積極入戶宣傳醫療、教育保障的脫貧攻堅政策,大力開展控輟保學工作,擺里村醫療保障、教育保障全覆蓋。
在全面實現了“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后,我又千方百計帶領干部群眾謀發展,于2019年底完成了擺里村通組路、串戶路硬化,完成了村級消防管網、生產便道、排污溝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同時抓好政策宣傳、人居環境整治、思想感恩教育等工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通過大家與群眾的共同努力,擺里村實現全部脫貧,村容寨貌、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變化真大!我外出務工才半年,村里房子、寨子都換了上新裝,群眾擺脫貧困,過上了好日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您們,太了不起了,辛苦了”外出務工的村民握著我的收激動地說。我想,群眾的認可和滿意,就是我們付出的價值,意義非凡。這就是我豐富又珍貴的扶貧故事。(姚祖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