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總會看見這樣的場景
餐桌上的菜七大碗八大碟
散席時總是浪費了很多菜
不過
在貴州這里有這樣的規定
操辦紅白喜事的酒席中
只能規定在‘三菜一湯’以內

《村規民約》石碑
近日,記者在黔東南州從江縣洛香鎮新平村看到,村莊里立了兩塊石碑,上面刻著該村《村規民約》的具體內容,其中有一條為“不管是誰家經濟條件如何,在操辦紅白喜事的酒席中只能規定在‘三菜一湯’以內,違者就得接受全村處罰‘三個120’,即120斤肉(豬肉)、120斤大米、120斤米酒,用于供全體村民使用。”

新平村村口樓牌
“以前我們村辦紅白喜事,基本上都是15種菜到18種菜,現在要積極響應號召,規定只辦三菜一湯,不能浪費糧食。”村主任吳進榮擲地有聲的說。
據介紹,在過去,當地村民不管是紅白喜事,都喜歡大操大辦、而且愈演愈烈,許多村民把辦紅白喜事變成了爭面子、拼家族、比闊氣、要場面的競技場,動輒花費上萬元甚至幾萬元,群眾不堪重負,有苦難言。自2018年后,該村村“兩委”通過召開全村村民大會后,共同制定《村規民約》,予以警示全體村民在今后的紅白喜事中不得濫辦酒席等。
“以前吃不完就拿去倒,現在三菜一湯很合理,不會浪費。”對《村規民約》相關規定,村民吳民紅非常贊成,激動說道:“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能搞鋪張浪費。”

恰逢當地辦酒席,餐桌上“三菜一湯”上演
“現在每家每戶,老百姓都能遵守。”村黨支部書記潘成員表示,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指示,村干部和黨員帶頭,村民也一律遵從,節約之風就這樣生根發芽了。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生活準則。如今,新平村的《村規民約》已得到全體村民的普遍認可,不但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就連老人生日宴、小孩滿月宴、孩子考大學祝賀宴等也一律從簡,不再有攀比的風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已蔚然成風,成為當地群眾奏響幸福生活的最強音符,為當地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
對于這樣的操辦方式
你怎么看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