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外出返崗就業的農民工帶來極大影響。從江縣及時應對疫情帶來的困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勞務就業輸出,通過政府買單,縣勞務就業專班主抓,免費包車集中輸送農民工到廣東廣州、東莞、深圳等地勞務就業以及利用遠程視頻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的功能作用,將線下活動轉為線上,就業實體服務變為網絡服務的方式,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著力打造從江縣“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模式,招聘行動熱火朝天,線上線下為群眾提供了一個既方便了解企業需求,又能滿足視頻求職應聘的良好環境。截止目前,全縣返崗就業人數5.78萬人,推薦就業崗位4.6萬個。遠程視頻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線上推薦企業 102家,管理、技術、普工等崗位2907個,通過“云招聘”推薦就業106人。為群眾提供了一個既方便了解企業需求,又能滿足視頻求職應聘的舒適環境。


平臺有了,宣傳推廣是重點
平臺建立后,大力的宣傳推廣出去成為線上招聘工作的重心。從江縣成立了由從江縣競成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和從江縣勞務就業工作專班組成的線上招聘工作小組,安排專人負責,采用以縣帶鄉、以鄉帶組、以組帶戶的宣傳推廣模式,在縣內大力宣傳推廣。
“我們村有部分婦女只會簡單的手機接打電話和使用微信,她們哪里會弄云招聘這個平臺。”下江鎮的楊風云說出了該村對“云招聘”崗位求職的實際情況。
在面試現場,部分群眾認為面試軟件下載較麻煩、因文化程度問題,不會使用手機和部分人使用老人機、疫情期間不外出等因素,平臺陷入了一個只能查看崗位需求和各類政策補貼的僵局。
平臺有了,發揮作用是關鍵
平臺建好了,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針對兩場視頻面試暴露出的問題,線上招聘工作組及時調整工作方法,改變宣傳推廣方式,采取平臺和微信相結合,通過建立了“企業崗位需求交流”和“個人就業服務群”微信群、“從江就業QQ交流群”、“從江就業公眾號”,大力推廣及設立問答直通站,解答各種求職就業的咨詢;同時,利用“從江就業微信公眾號”的政策宣傳線下配合,鼓勵動員有求職意愿的人員加入勞務合作社增加收入,讓他們享受到好政策后帶動身邊的親戚好友加入;二是每天更新招聘信息,督促各鄉鎮以及村級聯絡人線下走村入戶宣傳。截止3月10日,在線回復就業求職、創業扶貧、就業培訓等方面的咨詢113人次,效果初顯。
談及遠程視頻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在微信群里知曉平臺的高增鄉村民吳國文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平臺方便實用,能識字就行,簡單教幾步就能操作。可享受足不出戶遠程視頻招聘求職、在線快捷高效服務、教育培訓、創新創業、法律服務等真人服務。
“知不知曉,看老小,實不實用,看群眾。”這句順口溜成了從江縣主抓線上“云招聘”工作的口頭禪。
下一步,從江縣將由縣級層面制定出簡明易懂、操作便捷、具有針對性強的宣傳推廣方式方法,計劃性的開展云招聘培訓指導工作。進一步拓寬用工招聘渠道,就業戰“疫”兩不誤 ,招聘求職一并舉,狠抓落實,讓一批有號召力大、責任心強的網格員、村干等人員熟練掌握“云招聘”平臺的各種功能和用途,想方設法讓群眾感受到平臺的好處,激發他們自己想加入了解和操作平臺的欲望。為群眾營造一個求職有保障、就業有平臺的良好就業推薦環境,全面開展好勞務就業輸出,助力脫貧攻堅。(梁光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