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月12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獲悉,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省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辦法》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條 為嚴格保護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實現壩區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根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及耕地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是指位于地形坡度小于6度的壩區內,相對集中連片的耕地、園地。
第三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全省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的統一領導;市、縣、鄉級人民政府、各級管委會是轄區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的責任人,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制定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政策。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對轄區內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轄區內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保護,制定保護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第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統計等部門對轄區內的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范圍進行劃定。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對縣級人民政府劃定成果進行審核。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全省500畝以上壩區統一登記編號。壩區種植土地范圍要閉合,在城鎮、開發區、園區、村莊、道路、河流、水庫等容易被蠶食、侵占的地域,要有明顯的界線標志,并在顯要位置設立明顯的界樁、標識牌。壩區種植土地范圍劃定要按照與城鎮發展、生態用地、重大基礎設施用地互不交叉重疊的原則,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的銜接。
應當劃入壩區種植土地范圍:(一)永久基本農田;(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一般農田、園地中相對集中連片、土壤肥沃、灌排良好、具備一定規模化生產條件的耕地、園地,以及已實施和正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耕地、園地。
可以劃入壩區種植土地范圍:(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內,經有權限的部門批準調整為一般農田、園地的種植土地;(二)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中,經有權限的部門批準撤銷批準文件,并調整為一般農田、園地的種植土地;
不得劃入壩區種植土地范圍:(一)林地;(二)城鎮、開發區、工業園區、自然村寨、水庫、高速公路、城鎮快速通道等現狀建設用地,以及已批準擬建設的土地;(三)一級水源保護區及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的土地;(四)按照有關規定不能劃入的其他土地。
第六條 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劃定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占用儲備區,建立儲備庫。儲備種植土地應與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相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壤培肥等措施,能夠達到與劃定的種植土地質量相當的相對分散的耕地、園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內,經有權限的部門批準調整為種植土地的耕地、園地、草地;復墾為種植土地的建設用地。嚴禁將不符合適度規模化生產條件的土地劃入儲備種植土地。
第七條 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經劃定后,屬國家、省重點建設項目和省人民政府同意建設的教育、醫療、污染防治、通村道路、水利、設施農業、扶貧等民生公益性項目,確需占用的,應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論證,落實將儲備區土地補劃入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區,并經市級人民政府審核通過后,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用地。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按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第八條 縣級人民政府要建立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管護員工作制度,聘請壩區內行政村1—2名村民為壩區種植土地管護員。
第九條 市級人民政府應將審核同意的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劃定數據及調整變化后數據報省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等相關部門。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要采取措施確保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對違反規定擅自占用、調整、損毀劃定的500畝以上壩區種植土地的,依紀依法處理。對監管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