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自臺江縣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臺江縣溫泉村、臺拱村切實把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當前一件大事來抓,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6月,臺拱街道的對口幫扶單位黔東南州住建局,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這條主線,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出資在臺拱村、溫泉村打造了臺江縣首家公益扶貧“勵志超市”,在提升人居環境、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方面闖出了新路子。

“用積分就能換生活用品,感謝黨,感謝駐村幫扶干部”。溫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0歲的吳令拿著兌換到的洗衣粉笑呵呵地說道。
“勵志超市”建在村活動室,大米、食用油、牙膏牙刷等日用商品應有盡有,每樣貨品上面標識的不是價格而是積分兌換標準。為充分發揮“勵志超市”在脫貧攻堅中的勵志作用,駐村第一書記劉宗懿與村“兩委”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出臺了環境衛生積分管理制度,組建評分隊伍對每戶農戶房前屋后的衛生進行量化打分,每半個月公布一次,群眾可用積分到超市兌換商品。同時,將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勤儉持家等方面納入積分管理,進行加分激勵。

臺拱村、溫泉村是苗族同胞聚集的村寨,苗族人口占比高達98%,長期以來,村民思想落后,干事創業精氣神不足,家中臟亂差現象嚴重,部分村民將豬宿建在房屋旁,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迫在眉睫。
“太謝謝駐村的黨員干部了,我們把自家衛生搞好了,方便了自己,還有積分獎勵!你們看我這屋頂也翻新了,門口的路也整平了,屋頭也理得整整齊齊的,年底我又可以兌換一批生活用品了,太謝謝了!”臺拱村王安寶開心地笑了。

村里建立了正向激勵機制,村民保潔的積極性大大增強,扶貧勵志漸顯成效。村兩委按照“十戶一體”抱團發展模式鞏固環境整治成效,并形成常態化。各村民小組把居住相鄰的十戶劃分成一個單元,挑選思想先進、責任心強的黨員群眾擔任戶長,每周二開展衛生評比,對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的家庭懸掛流動紅旗和給予積分獎勵。很快,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迅速在村子里蔓延開來。村里的黨員也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自發組織起來,義務清理河道垃圾和村寨衛生“死角”;部分村民自覺將廢棄豬牛圈拆除,村寨環境煥然一新。此外,州住建局又另外拿出資金,開發保潔員公益崗位,解決村內公共區域衛生和困難群眾“一達標”問題。

開對“藥方子”,才能根除“窮根子”。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溫泉村、臺拱村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目標,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深入推進“拔窮根、除懶性”扶貧扶智項目,著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村的扶貧保障,從源頭上破解基層老百姓和貧困人口“等、靠、要”思想難題。
“積”的是勤勞,“換”的是脫貧的動力。楊秀明是村里出了名的“懶漢”,身身發展動力不足,坐等政府幫扶,家里臟亂不堪,通過幫扶干部的引導和積分管理,褪掉了懶氣,不僅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還積極參加就業培訓,通過勞務輸出找到了工作。象楊秀明這樣“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村莊靚起來了,群眾脫貧的信心足了,勤勞致富的意識也增強了。溫泉的臺雄村群眾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6戶群眾辦起了農家樂,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同發展。今年以來,前來休閑游玩的客人絡繹不絕,共接待周邊縣市游客5千余人次,創收21萬元,群眾脫貧致富有了路子。
這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溫泉村、臺拱村廣大村民群眾對主題教育最直觀、最真切的感受。

“小超市”,大能量,扶出群眾脫貧新動力。深秋的陽光下,一幅幅幸福美麗的鄉村新畫卷正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苗疆大地上徐徐展開。(李文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