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安順市平壩區的一名“90后”的青年女護士周末休息時間搶救兩名落水者的見義勇為在當地引起反響:又一個“跪醫”,好人多多!
這位“90后”的青年是安順市平壩區航空工業三〇三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的護士,入職才半年,頭一天以優異的考核成績通過急救考核科目。
休息天路遇母子落水
肖護士挺身而出搶救
在平壩三〇三醫院看到“救人護士”,眼前這位身著ICU紫紅色ICU工作服清秀的護士名叫肖蓉,1米65的個頭,身體單薄、眼神明亮,見人說話靦腆,卻充滿青春陽光。實在與搶救現場干練果斷的見義勇為的“勇士”連不上。記者采訪她時,提及在休息日偶遇突發事件救人的事,她職業性地回答說,“沒什么特別的,救人只是平常事,是醫務人員的第一反應。”

航空工業三〇三醫院護士肖蓉
肖蓉平靜地說起6月9日周六下午發生的事:她和男朋友駕車出門購物,傍晚6點半左右,開車路過白云鎮某村旁時,有幾個四五歲的小孩攔車高呼:“救人啦、救人啦!”。聽到呼救,肖蓉的朋友馬上停車,孩子們急匆匆地說:“前面的水塘里有人落水了,快去幫忙。”肖蓉和朋友立即下車,順著小道奔向百多米處的水塘事發現場。
跑到池塘旁,現場沒有大人,就呼救的那幾個小孩,肖蓉她們看見池塘中漂浮著一位年約兩歲的兒童,其面部朝下浮上水面,一位大人臉部朝上漂在水中,肖蓉的朋友立即下到池塘邊迅速將兩個溺水者打撈上來。
此時,池塘邊僅有幾名小孩,肖蓉她們及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作為專業的醫護人員,肖蓉第一時間查看被救起人的脈搏和瞳孔等,她發現落水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征,而大人的嘴角還有細微抽動。很快塘邊有村民前來圍觀。
刻不容緩,肖蓉立即按照專業急救法,一邊采取心肺復蘇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進行搶救,一邊等待救護車救援。幾個心肺復蘇術循環的搶救,大人有了呼吸,肖蓉成功地救活大人,由趕來的家人照料。
不放棄搶救半個小時
護士累倒在救人現場
面對已經沒有生命指征的兩歲落水孩子,肖蓉很不甘心,哪怕有一線希望,也要搶救。于是肖蓉又跪在小男孩的旁邊進行心肺復蘇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進行搶救: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復蘇術30下——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復蘇術30下,5分鐘5次為一個循環,30分鐘30個循環,口對口人工呼吸60次,心肺復蘇術按壓900次。一般搶救進行心肺復蘇術,都是2-3人輪流做,可就只有肖蓉1人,其擔當了3人的工作量,體力消耗何其大,何況是一個柔弱女子。
一個身體柔弱青年護士承擔兩個落水生命垂危病人的現場搶救,跪在地上半個小時不停的按壓,豈止是累,更是毅力的考驗;落水者因吸入了大量的污泥濁水,口對口的吹氣,大量的污物被吸到肖蓉的嘴里,她沒有因為骯臟異味而猶豫停止,這更是檢驗肖蓉的品質。

▲護理專業技能培訓中的肖蓉
累,沒有摧垮肖蓉的救人的動機;臟,沒有動搖肖蓉的意志。我們采訪肖蓉時,肖蓉斂起眉頭說:“即使被救起時那個溺水的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我還是不忍心放棄搶救,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循環使用心肺復蘇術,一直搶救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急救車到來,可孩子還是沒能醒過來。”
由于事發村寨路途遠,距最近的三〇三醫院車程為半小時。急救車趕到現場是,肖蓉的搶救一直沒有停止。當醫院急救人員投入搶救時,肖蓉累得癱倒在地上,四肢已經不能動彈,好一會才被扶坐起來。
贏得“黃金五分鐘”時間
落水的母親獲救脫險
目前,被救起的大人正在三〇三醫院治療,除肺部感染外,各項生命體征較為平穩。據相關醫務人員表示,肖蓉的及時施救為那位溺水母親贏得了寶貴的“黃金5分鐘”搶救時間。
半個小時的持續搶救,是多大的工作強度?三〇三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組長、ICU護士長桂晶為記者給出答案:在實操時間為5分鐘的心肺復蘇術培訓考核中,將進行5輪次按壓和吹氣循環,按壓以每分鐘100至120次的頻率,每次按壓30次并吹氣兩次為一個循環。而心肺復蘇術對體力消耗較大,在實際搶救中,醫護人員通常每兩個循環就會進行輪換另一人操作。肖蓉搶救落水者在半個小時內進行了約30次循環搶救,按壓約900次,是一般常規工作強度的數倍。
黃金5分鐘搶救時間,一般人不知道,只有經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才知道時間的寶貴,生命在于時間,爭分奪秒是搶救成功率的保障。一位目睹搶救的圍觀群眾說:換了不是從事醫療的人搶救,大人的命也保不住。
作為訓練有素的肖蓉面對緊急情況,以她學到的專業知識勇于“實戰”,成功地挽救了奄奄一息的落水者,她的實戰考核榮獲了滿分。
“一直以來,我們醫院都非常重視護理人員的操作培訓,每月各科室都要進行一次理論學習,每季度全院要進行一次培訓和考核,特別是對新進護士的基礎技術操作嚴格要求,通過嚴格培訓,使醫護人員有扎實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他們隨時都有應急處事的處置能力。”桂晶告訴我們,在肖蓉救人的頭天,她剛以高分在醫院通過心肺復蘇術的考核,作為一名剛入職半年的年輕護士,她以過硬的業務水平和靈活的處置能力在ICU工作。
救人只是一個本行業的自然本能反應
三〇三醫院黨委副書記曾炬輝接受采訪時說:“肖蓉救人的行為,我們醫院的同事都不感到意外,因為對我們醫務人員來說,救人只是一個本行業的自然本能反應,我們每位員工從進入醫院起,除了專業技能培訓,都會進行‘厚德仁愛’的行業作風要求。同時,我們也在醫院提倡向肖蓉的醫德風尚學習,為社會盡一份醫務工作者的義務。”

▲肖蓉在ICU的日常工作
6月12日,恰巧是“90后”女孩肖蓉的23歲生日,但她沒有時間去過一個歡樂的生日,她在接受我們的采訪交流后,將繼續在ICU值守夜班。
記者問及救人時會不會害怕,肖蓉微笑地說:我們平時在ICU護理很多危重病人,并不感覺害怕。問及她當時有沒有猶豫和遲疑,肖蓉肯定地說:“完全沒有,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問及如果再一次機會選擇,還會去救人么?她點點頭堅定的答:“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