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文朝勝自從視力下降就和家里人學習養豬,去年他就養了13頭生豬,賣了6頭,獲得了1萬多的純收入。現在只要遇到養豬技術難題,他都會和村干溝通并及時解決。 隨著生豬市場的走俏、養殖技術的成熟,文朝勝對于今后生豬養殖信心更足了。
文朝勝的愛人王阿冬是聽力二級殘疾人,但是為了讓家里三個孩子能夠繼續讀書,她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產業發展。這兩天是茶葉種植的季節,她每天都會其他村民一起到山上種茶。她說:“我們村有產業,我來這里務工,每個月得2000多塊錢,供我家子女上學。”
文朝勝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村干和幫扶干部經常過來看望他,并幫他解決生產生活上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是文朝勝覺得國家幫他已經很多了,自己必須站起來,用好政府給的幫扶資金,發展好生豬養殖產業。
現在文朝勝夫婦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通過參加村里的各項產業和自主發展養殖生豬,讓日子越過越好:“在幫扶和村兩委的支持下,我家的養殖和種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今年我家的每人收入已經達到了9000多元,前段時間我們開群眾大會,我已經申請脫貧。”(吳艷 何宣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