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17年8月11日,筆者一行來到鎮遠縣蕉溪鎮木元村。這里群山連綿,樹木蔥蘢。
在村委會附近,一大片郁郁青青的水稻長勢良好,稻田中間還留有養魚的水渠。
“這里實施了70畝的稻田養魚,在無災害的的情況下,每畝田能增收1300元。”該村村支書石運崇向筆者熱情地介紹,該村今年發展稻田養魚116.2畝,惠及85戶農戶330人,其中貧困戶21戶69人。這是村里第一次大規模發展稻田養魚。
據悉,該村位于蕉溪鎮東北部,村委會距離集鎮13.8公里,有26個村民小組589戶3167人,其中貧困戶178戶,貧困人口659人,屬于國家脫貧攻堅Ⅰ類貧困村,也是該鎮最貧困、最偏遠的村子。長期以來,該村以傳統的種養殖業為主,基礎設施較差,經濟發展比較滯后。
近年來,該村在鎮黨委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改善。村兩委集思廣益,用足用活扶貧政策,擬出了村級產業發展思路:以實施傳統的種養殖業為基礎,以大力發展多元化的“短平快”產業為突破,以特色產業為長遠規劃,徹底拔掉窮根!
今年3月24日,該村成立了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1戶農戶成為社員,其中有貧困戶21戶。該村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進行管理,同時采取“三變”模式優化資源,農戶通過資金、土地、技術等方式入股到合作社中來,實現貧困戶全參與,走出抱團發展的路子。合作收益后,利潤的69%分給貧困戶,30%用作合作社運營,1%用作壯大村集體經濟。
該村第一書記楊欣祥說:“村里除了實施了稻田養魚之外,我們還發展了蛋雞養殖、油茶種植等產業,最大程度地帶動農戶創收增收,尤其是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該村杜家坡組的山上,一座高大的蛋雞養殖房即將竣工。據了解,該養殖場由該村合作社創建,將在今年8月底引進11000只雞苗進行養殖,年底開始產生效益,直接惠及21戶貧困戶75人。
“黨的政策好,我對這個蛋雞養殖的發展很有信心。”該村貧困戶江顯國高興地說。今年29歲的他,以前一直在外打工,聽說家鄉建養殖場,就毅然返鄉,既能在家就業,又能照顧家人。
該村養羊大戶龍秀軍聽說建蛋雞養殖場,也積極參與進來。“不能單靠養羊,要發展多種養殖。”據悉,他養了150只羊,帶動了5戶貧困戶。作為村委會委員,他想方設法為村里發展貢獻力量,希望村里能夠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
就在蛋雞養殖場附近的山坡上,由合作社實施的300畝的油茶基地坡改梯工程已經完工,到秋季就開始種植苗木。村主任江明國說:“這只是第一期的計劃,下一步油茶種植將要擴大到800畝。”
走進該村高枧組,眼前近5畝的魚塘已經場平,將要進行冷水魚養殖和家鵝喂養。
在該村合作社的帶動下,各種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
筆者返程時,在該村店邊組的道路上,幾個村民正在進行廣電云線纜的鋪設填埋。這將為該村的電子商務打開大門。村民們熱情高漲,不停地忙碌著,雖然汗流滿面,卻是一臉的笑容。他們心里明白:村子正在發生變化,產業發展將會越來越好,日子也會越來越幸福!(江春健 王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