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介紹,省質監局、省商務廳從供需兩端進行大量調研,作出立足生態優勢,以企業品牌為基礎、以行業品牌為支撐的“貴州綠色農產品”整體品牌打造路徑,為我省優質農產品提供風行天下的“市場通行證”。
在全國首創“標準+第三方評價”“互聯網+管理”模式,構建統一的“貴州綠色農產品”評價標準、評價規則、評價目錄、品牌管理體系。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結合貴州山地農業特點,在分析吸納國際通用的良好農業規范、有機產品標準和農業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等標準的基礎上,省質監局組織制定了《綠色貴州·農產品生產》《綠色貴州·農產品加工》兩個地方標準,在國內首次明確了綠色農產品的定義和內涵,對貴州綠色農產品打造整體品牌提供了技術支撐。
省質監局牽頭調研,摸清了我省現有農產品的品種種類,組織制定了評價規則、評價產品目錄,共包含精品果蔬、茶葉、優質畜禽、食用菌、中藥材等初級農產品及加工產品20類623種,基本覆蓋我省現有農產品。指導成立了由49家國內外認證機構和農業科研、高校、檢驗檢測等單位組成的“綠色貴州”技術聯盟,指導企業及合作組織按照標準生產并開展評價。
今年2月,依托“云上貴州”,我省在全國率先建設全省集中展示綠色農產品的推介管理平臺——貴州綠色農產品網,提供技術標準、產品評價、產品推介、產品溯源、質量安全監管等5大服務,向消費者傳遞了貴州綠色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目前,有259家企業、合作社通過平臺向外推介578種農產品。(余昌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