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7月9日,我省公布2017年首批環境保護失信黑名單。全省319家(名)企業、個人因不守環保規定失去誠信,被列入環境保護失信黑名單。
根據省環保廳公布的信息,此次公布的環境保護失信黑名單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2017年上半年全省環保系統直接查處的,特別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督察組交辦的重點環境違法案件(企業),包括重大行政違法、實施查封扣押、停產限產和移送行政拘留以及涉及環境刑事犯罪等86家環境違法企業,其中重大行政違法違法47家,查封扣押12家,行政拘留16家,停產限產9家,環境違法刑事犯罪2家。一部分是2016年至2017年被環保部和省環保廳限期整改和注銷資質并納入不良行為記錄的環評機構和環評工程師,其中被環保部納入不良行為記錄的環評機構154家、環評工程師70人,被省環保廳直接納入不良行為記錄的環評機構9家。
列入黑名單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兩年內不得參與各種評先評優,各級環保行政機關將對其環保行政許可予以限制、不予安排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撤銷或建議撤銷由環保行政機關授予的榮譽稱號等。同時,將失信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并實施重點監管,將其黑名單信息推送至貴州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貴州)和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由相關行政機關和金融機構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以及其他公共資源交易和政府公共服務項目中,涉及信貸、擔保、融資等金融活動中,依法采取限制措施。(楊林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