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記者: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貴州采取了哪些建設生態文明的行動?
劉曉靜:20世紀90年代,貴州在中央的支持下,啟動“兩江”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和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進入21世紀后,貴州搶抓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強力推進以退耕還林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工程。從2009年開始,貴州每年舉辦“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廣邀全世界知名學者和政要參會,共同探討生態文明建設。2013年經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批準,“生態文明貴陽會議”更名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實施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林業產業三年倍增計劃、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在赤水河、烏江流域開展了12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點等,頒布了《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貴州省義務植樹條例》《貴州省礦產資源監督檢查條例》等環境保護法規。
記者: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貴州收獲了什么成果?
劉濟明:“十二五”期間貴州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綠色貴州建設,發揮生態環保“兩把利劍”、“兩個問責”作用,發出了多彩貴州拒絕污染強音。貴州的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31省區市GDP數據顯示,貴州連續多年GDP增速跑進全國三甲。
記者:“十三五”時期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新舉措?
劉曉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貴州將大力發展生態利用型產業、大力發展循環高效型產業、大力發展低碳清潔型產業、大力發展環境治理型產業、大力加強綠色園區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科技創新、大力強化綠色金融服務,厚植生態文明新優勢。打造綠色家園,建設生態美麗新城鄉。完善綠色制度,構建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新體系。筑牢綠色屏障,構建生態安全新格局。培育綠色文化,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尚。
記者:對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有什么好建議?
劉濟明:一要搭建宣傳教育平臺,培育生態文明建設意識。二要科學規劃,用規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三要嚴格生態環保執法,提高生態違法成本。(記者 陳曦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