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0月8日,筆者從貴州雷山旅發委獲悉,今年“十一”黃金周,該縣共接待游客151.63萬人次(其中國外游客444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09 億元,同期比較分別增長32.06%和36.71%。其中,西江景區接待游客79.5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2227.99萬元,同期比較分別增長30.24%和33.07 %;雷公山景區接待游客5.7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256.89萬元,同期比較分別增長22.6%和25.3%,郎德景區接待游客4.8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420.82萬元,同期比較分別增長41.26%和45.07%。
“十一”長假期間,雷山縣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西江憑借著魅力四射的苗族木結構吊腳樓建筑群、獨具特色的苗族風雨橋,精彩紛呈的民族歌舞展演、獨特的民風民俗、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國內外眾多游客紛紛踏入美麗的西江千戶苗寨。而配受游客青睞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在長假期間接待游客數量近80萬人次,成為雷山縣景區旅游“香餑餑”,縣內其它景點也是人來人往。景點周邊的農家樂座無虛席,村民充分利用自家地緣優勢,熱情接待游客食宿,增強了旅游接待能力,為雷山旅游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
豐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帶動旅游脫貧成為今年雷山縣“十一”黃金周旅游新亮點,該縣西江鎮控拜村1組村民龍澤錄家黃金周8天共接待游客102人,實現旅游創收3萬余元。控拜村,距離西江千戶苗寨14公里,是中國銀匠村。如今的控拜村,不僅成了游客體驗手工制作銀飾的最佳目的地,也是國內外銀飾愛好者、研究者調研、學習的首選目的地。這里的苗家人擁有精湛的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如今到控拜村,有不少銀飾的作坊可以供游客欣賞、選購銀飾品,龍澤錄銀匠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家的銀飾制作坊可以讓游客親自體驗手工制作銀飾的樂趣和意義。筆者在采訪現場看到,“十一”長假龍澤錄家4口人忙個不停,每天有一二十名游客在他家體驗打銀子,還要吃農家樂,一天三餐包含住宿每人只收100元。吃住實惠,有些游客為了能親手做出好的銀飾品送給愛人、朋友,一住就一個星期,銀耳環、銀手鐲等民族手工藝品成了旅客們的搶手賀。龍澤錄是控拜村的一名貧困戶,他是2014年脫貧,談起脫貧,龍澤錄說,全靠黨委政府的支持發展民族手工藝品創收。2013年初通過申請,他得到5千元的危房改造資金,幫助打理老房子,辦起農家樂增加了許多收入。2016年4月通過西江鎮黨委政府的幫助,又申請得5萬元政府貼息特惠貸款,再加上2017年4月和2017年9月分別獲得政府補助的2萬元民族手工藝產業扶持資金和4.5萬元微型企業發展補助資金,龍澤錄家一共投資15萬元辦起了“懂陽銀飾加工坊”家庭博物館,一年也能有10來萬元的收入。
據了解,國慶期間,郎德上寨神秘的招龍祭祀儀式、十二道攔門酒、田間抓魚、斗羊、斗雞、斗鳥、篝火晚會以及美輪美奐的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展演活動讓游客們大呼過癮,神秘而豐富的苗族非遺博物館、民俗活動讓海內外游客如癡如醉。
“十一”黃金周期,郎德上寨景區游人如織,氣氛火爆,獨具特色的苗族迎賓攔門酒,讓游人流連,苗族蘆笙舞、銅鼓舞、板凳舞古樸多姿,苗族刺繡、織錦、蠟染、銀飾等民族工藝品堪稱一絕,苗族吊腳樓風格獨特,美麗的苗家姑娘唱著一曲又一曲動聽的苗族敬酒歌,讓現場來賓陶醉其間。
該縣旅游最為火爆的西江千戶苗寨,“十一”黃金周期間,景區每天安排有十二道攔門酒迎賓、原生態歌舞表演、銀飾刺繡技藝展示、鼓藏文化展示、斗鳥、打糍粑等36項民族文化活動,喜迎全國各地游客的到來。國慶期間,西江景區舉行了中國夢·祖國頌——我與國旗合影、游客同唱國歌系列活動,深受游客喜愛;10月4日,農歷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節,西江苗寨景區為游客們免費贈送了月餅、銀球茶,引來游客的陣陣掌聲。10月7日,正值西江苗寨小苗年,出嫁的姑媽回娘家一起來歡慶金秋豐收喜悅,苗族同胞跳起了苗族團結舞蹈,美輪美奐的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展演場面迷醉八方游客。(李應光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