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六個雞,9男一女組成的線路工區,線路工作業真像是“打一搶換一個地方”的游擊隊,被人們譽為“能打硬仗的隊伍”。同時,還被人們稱為能曬、能凍、能打游擊、能耐寂寞的“四能”健兒。“無私奉獻”是工區一代又一代線路工常說的一個詞,在他們心中,確保山區鐵路安全的使命依然,憑著一股子服務大動脈的豪情,線路工將設備病害消滅在萌芽中,用忠誠和擔當書寫著確保運輸安全暢通的一幕幕感人篇章。
線路工區工長舒凱,是一名鐵二代,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在小站生活,因此,他熟悉小站,更對小站有感情。長大后,他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搗鎬、耙子,從線路工到工長,20年來都在小站侍弄兩根鋼軌。漫長的20年里,他始終堅信“越是艱苦的小站工區,越需要人去堅守奉獻,越能實現人生價值。”他就像一頭永不疲倦的老黃牛,用一腔熱情和矢志不渝,詮釋了線路工的敬業愛崗和無私奉獻。舒凱說,他總愛對自己自言自語:吃鐵路飯可不能稀里糊涂,要不然,國家受損失,自己受痛苦,必須干一行愛一行像一行。
長長的鋼軌伸向遠方,作為小站線路工區的“兵頭將尾”,舒凱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根據設備檢查計劃,周期性地開展設備檢查,詳細記錄設備病害,確定初步的維修建議。特殊天氣下,加密設備檢查周期,必要時進行現場監護,確保線路設備暢通。根據設備檢查發現的病害,分輕重緩急地提報天窗維修計劃。通過作業前,工作周密布置;作業中,質量嚴格卡控;作業后,全面進行檢查等措施,對設備病害進行全面整修并銷號,恢復設備狀態。同時,加強日常值班,發生設備故障時,立即報車間及段調度指揮中心,按照故障處理預案進行處理。
舒凱和他的工友數年如一日獨處荒涼山溝,克服了工作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困難。精心守護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常常哼起自己最喜愛的歌:“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白云奉獻給草場,紅河奉獻給海洋……”
為了山區鐵路線路安全暢通,線路工常年舍小家顧大家。每年夏季,高溫對于他們而言同樣是嚴峻的考驗,他們照樣也是汗流浹背,照樣是煎熬,照樣會中暑?墒撬麄兌硷@得那么泰然、平和,他們甘愿做山區鐵路的安全守護神,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為山區鐵路安全暢通保駕護航。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旅客才得以在炎炎夏日中享受那份旅途的愉悅。還有,防洪季節,遇到暴風雨雪天氣,山體滑坡泥石流同樣會給行車安全帶來威脅。那么工區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全員齊上陣,晝夜不間斷堅守小站,開展防斷、防洪、防脹工作,為旅客的方便、舒適出行,一如既往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進入春運后,正是小站最冷的時候,寒風卷著雪花吹進門窗寒氣襲人,線路工下班歸來,總是喜歡圍在工區食堂煤爐子邊,一邊取暖,一邊擺著“龍門陣”,然后依依不舍地離開火爐上床睡覺。每天夜間“天窗點”之前,舒凱就以歡快嘹亮的歌聲喚醒工友,借著工區過道燈光看著花名冊點名上道。有時要到幾公里外的交界處作業,在凌晨1時,冒著嚴寒和凍雨,開始施工作業和維修線路。憑著高度的責任感,工區管內線路質量過硬,線路工服務山區鐵路的信心倍增。
凱里線路車間主任趙世榮告訴記者:“線路工最怕設備病害,一旦出現,險情就是命令,必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處理,有時他們夜班剛剛歸來,還來不及休息,又得領命趕赴現場處理病害。過節就更別提了,崗位在那兒節日就在那兒過,這就是線路工的堅守。”
有一件事和一個數字,能說明舒凱愛工區的程度。全家4人,父親、妻兒均在凱里,妻子在車間當調度員,一天忙到晚,父親和女兒老的老,小的小,確實需要他這個頂梁柱在身邊。有時候,舒凱好不容易回趟家,總是抓緊時間干完家務,然后,按時趕回工區。2016年國慶節,他值完前三天班,回家休息,可是心里老是惦記著工區。妻子讓他別想那么多,好好過節,他卻說:“工區人手少,我放心不下”。妻子拗不過他,最終同意他提前一天回到工區。
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許多故事。談起家人,線路工陳乃忠總是深感愧疚。2016年8月的一天,是妻子的生日,他本想利用雙休日回家好好表現一下,體體面面為妻子慶祝一下。但是,正值工區集中修施工任務最繁忙的時期,需要工區全員加班加點,陳乃忠一聲不吭、默默投入到工作中。當晚,妻子打來電話,讓他安心工作。這個在六個雞線路工區堅守了20余年,工作中甘于吃苦、敢于和任何困難叫板的漢子,遙望著十來公里遠自己家的方向,流下了愧疚地淚水。妻子的理解,讓陳乃忠工作更加勤奮努力,整過集中修期間,他沒有請過一天假。陳乃忠,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以線路工的責任和敬業精神,詮釋著對鋼軌人生的追求。
六個雞線路工在艱苦環境下的堅守,也是他們的工作職責所在。其實,他們也只是成都鐵路局管內一個班組工作的縮影,在西南鐵路千里鐵道線上,有無數像他們一樣的小站線路工,他們克服著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活躍在一個個小站,卻把自己奉獻給了鋼軌鋪就的長路;奉獻給了千千萬萬盼著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旅客。(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