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自此,烏江沿岸60%以上的農副產品和40%民用煤炭將通過水路運輸。這也意味著貴州水運建設大會戰終于收官。
據了解,三年會戰的主要成果包括:烏江復航;航電樞紐建設全力推進;港口建設吞吐能力顯著提升;航運發展理念新突破;水運服務民生安全出行;水路運輸快速增長;水路交通安全持續穩定和水運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
我省五條水運出省大通道分別涉及到下游的四川、重慶、湖南、廣西等省(區、市),之前均因通航設施等問題受限,通過三年大會戰,貴州省已與鄰省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迎來上下游共同推進水運通道建設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紅水河龍灘的通航“老大難”問題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通航500噸級提升到通航1000噸船舶的專題研究成果已通過專家審查。(王芳)
相關閱讀
三年水運會戰八大碩果
烏江渡至龔灘干流407公里航道達到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國家四級航道標準;都柳江的4個航電樞紐及清水江2個航電樞紐全部開建;烏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清水江等主要通道上建設了21個碼頭,共40個500噸級靠船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近1000萬噸;集中打造并建成了貴州第一條旅游航道——湄江旅游航運;截至目前,全省鄉鎮渡口已達2466個,極大改善了沿江、庫區周邊群眾出行的交通條件;全省水路運輸客運量、客運周轉量、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均保持年均近兩位數的持續穩定增長;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三年來,我省水運建設固定投資持續增長。截至11月底,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4億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