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今年以來,為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臺江縣部分村級黨組織創造性地開展了“黨支部+”的發展模式,助推村民實現脫貧增收。
革一鎮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以村集體資產、貧困戶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組建黑毛豬養殖、種藕養魚、大棚蔬菜產業聯體8個;施洞鎮崗黨略村組建“黨支部+銀飾刺繡合作社”發展模式,以“訂單”方式帶動了73名貧困戶,實現每戶每年平均增收8000元;南宮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自籌部分資金+國家補貼部分資金”發展模式,資助縣政協委員趙興文結合南林村當地冷水資源優勢,帶動2戶貧困戶發展娃娃魚養殖800多尾,同時,趙興文委員牽頭組建娃娃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54戶,其中帶動貧困戶41戶,計劃養殖娃娃魚13000尾,預計兩年后的年產值可達390萬元;老屯鄉實施“黨支部+公司+個體戶”多種合作收益模式,在老屯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實現貧困戶“抱團脫貧”,老屯村的155戶貧困戶,每戶每年收入可實現1.4萬元以上;排羊鄉構建“黨支部+中藥材+貧困戶”發展模式,支持縣政協委員毛偉勝結合南刀寨本地地理、氣候等資源優勢帶動該村貧困戶20戶83人發展冰球子種植,面積達800多畝,預計2018年產值200萬元。
該縣通過構建“黨支部+”發展模式,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強力助推了村民群眾的脫貧攻堅步伐。(張小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