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以前賣木材、燒炭灰賺點油鹽錢,現在保生態、造森林國家還給補助,這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了綠色銀行!”近日,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長烏村村民李超成看著“一折通”上財政部門兌現的2950元補助資金樂呵呵地說。近年來,雷山縣高度重視公益林生態補償工作,不斷創新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監管方式,確保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進一步增加了林農收入,調動了林農管林護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目前,該縣對全縣范圍內51.93萬畝生態公益林全部落實了管護人員,各鄉鎮與護林員簽訂了管護協議,明確了管護區域,強化了管護措施,落實了權屬者責、權、利;建立完善了《公益林管理規定》、《護林員管理規范》、《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實行公益林管理月報制、護林員考核制、資金發放“一折通”制,做到公益林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同時,該縣建立健全生態補償資金申請、撥付、使用和管理檔案,加強補償資金的監管,嚴格資金發放審核程序,杜絕截留挪用,確保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專款專用。此外,將生態補償金分類為個人部分和集體部分,通過村民小組、村兩委、鄉鎮層層審核、公示、簽字、審批,明確個人部分統一采取“一折通”精準到戶方式兌現,由農村信用聯社集中發放;村組集體部分由村委組織召開群眾會議,討論提出集體部分的分配方案,并按照分配方案兌現,提高了資金發放的透明度。
據了解,雷山縣公益林面積達51.93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面積42.93萬畝,地方公益林9萬畝,公益林補償資金發放涉及全縣8個鄉鎮,154個行政村,補償資金達691.72萬元。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的按時兌現,催生了群眾保護生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了增加群眾收入和保護生態環境雙豐收。(梁定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